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乔勇升
作者: 乔勇升 1 ;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 林玲 1 ; 陈双林 3 ; 顾本康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江苏,南京,210097
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关键词: 内生芽孢杆菌;茄子;黄萎病
会议名称: 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上海市植物病理学会%福建省植物病理学会%安
页码: 143-143
摘要: 本文对从茄子植株茎干中分离出409株内生细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有较好抑菌效果的菌株29-12,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16SrRNA)的菌种鉴定,活菌的抑菌活性、防病促生效果和内生定殖能力测定以及代谢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性质研究.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29-12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Bacillussp.DF12(登录号为AY462199)以及Bacillussp.LBM(登录号为AY962472)有97﹪的序列同源性,初步认为该菌株为芽孢杆菌,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来确定其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上的具体地位.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9-12可以在短时间内长满平板的大部分,从而使病原真菌菌落不能长大.室外盆钵试验显示,在接入病原真菌后的2-3周调查,菌株29-12处理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80~100﹪,接入病原真菌3周后调查防治效果有所下降.在促生长试验中发现,接入29-12菌株的茄子苗相比灌浇清水的对照,株高增加了91.64﹪,鲜重增加了122.4﹪.内生定殖试验证明,29-12菌株在茄子植株体内可以定殖一周以上.为了弄清菌株29-12的拮抗机制,我们对菌株29-12的胞外发酵液进行了活性测定,发现此菌株的发酵液对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生长速率法测试得知,发酵液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55.14﹪.发酵液用硫酸铵盐析的沉淀物加缓冲液溶解,获得的代谢粗产物在室内抑菌试验中可以对15株植物病原真菌产生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抑制率达到64.29﹪、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为76.19﹪、稻瘟病菌(Piriculariaoryzae)为78.57﹪.显微观察发现,经过该菌株的代谢粗产物处理过的真菌菌丝细胞会异常膨大成球形,然后破裂,原生质外泻.在对29-12代谢粗产物的性质测定试验中发现,此活性物质可在100℃下处理20min保持活性不丧失,并在pH5-10的环境中活性稳定,对蛋白酶K、胰蛋白酶不敏感.对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工作正在进行中.
分类号: S436.411`Q939.124
- 相关文献
[1]内生芽孢杆菌29-12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初探(P.144). 乔勇升,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玲,陈双林,顾本康. 2005
[2]茄子近缘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庄勇,王述彬. 2009
[3]茄子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室内拮抗活性测定. 乔勇升,林玲,张爱香,陈双林,顾本康. 2005
[4]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性评估. 易金鑫,陈静华,高军. 2000
[5]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 林玲,乔勇升,孙义,居正英,周益军. 2012
[6]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苏闽,周冬梅,杨敬辉,刘红霞,李红叶,郭坚华. 2010
[7]棉花黄萎病原菌寄主范围. 钱清海,高宇人,李经仪,顾本康. 1987
[8]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浅述. 杨华,蔡立旺,潘群斌,陈建平,施庆华,张萼,王海洋,陈丽萌,杨明凤,霍金泉. 2006
[9]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0]生物肥和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萌,蔡立旺,施庆华,陈建平,张萼,王海洋. 2013
[11]利用VIGS技术分析野生茄Ve基因的抗黄萎病功能. 刘军,周晓慧,冯翠,武文,庄勇. 2014
[12]土壤高温还原消毒法克服草莓黄萎病试验. 糜林,杨金辉,霍恒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0
[13]棉花黄萎病人工病圃设计与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顾本康,李经仪,陈春泉,陆迅,沈端庄,刘桂玲. 1985
[14]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2009
[15]陆地棉黄萎病菌诱导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张映霞,杨郁文,倪万潮,曹祥荣,沈新莲. 2008
[16]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2012
[17]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棉花抗黄萎病QTL. 刘剑光,吴巧娟,肖松华,袁有禄. 2014
[18]长江下游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吴蔼民,夏正俊,陆郝胜,戴新,皇甫国华,张湜冬,傅正擎,顾本康. 1999
[19]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评述. 林玲,张昕,邓晟,宋锦花. 2014
[20]江苏棉花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生物学和致病性研究. 顾本康,李经仪,陆迅,顾萍.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内生细菌S258产挥发性有机物的抑菌促生长活性及其组分分析
作者:罗晓宇;单晨阳;贾召召;张昕;林玲
关键词:内生细菌;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活性;促生长活性
-
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ISSR分析
作者:崔丽芳;崔丽芳;冯自力;林玲;赵丽红;师勇强;冯鸿杰;魏锋;朱荷琴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不同年代;生物学特性;ISSR分析
-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VdPKS的功能分析
作者:姚传飞;张昕;邓晟;林玲;戴亦军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聚酮合成酶;黑色素;致病力
-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作者:林玲;张昕;邓晟;王卿
关键词: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枯萎病性;长江流域;江苏省
-
江苏省大丽轮枝菌的培养、遗传及致病特性分析
作者:喻秀秀;王卿;张昕;邓晟;林玲
关键词:培养类型;致病类型;交配型;无毒基因Ave1;交互致病性
-
江苏棉田中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检测
作者: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土壤;微菌核;分布
-
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卿;林玲
关键词:瓜类枯萎病;寄主转化型;致病机制;抗病机制;检测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