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花蓟马的生物学习性及东亚小花蝽对其功能反应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刘丽辉

作者: 刘丽辉 1 ;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2 ; 张帆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北京,100089

2.福州,350002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西花蓟马;功能反应;生物学习性;缨翅目;生物防治

会议名称: 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昆虫学会

页码: 74-76

摘要: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属于缨翅目(Thysanopera)、蓟马科(Thripidae).是全球性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通过直接和传播病毒对200多种农作物、花卉、蔬菜和水果造成危害.西花蓟马可以取食植物的花瓣导致白斑和组织细胞坏死,最终使得大批的花卉过早开花凋谢.也可以直接刺吸植物的叶片和果实汁液引起危害部位留有细的疤痕斑或皱纹、变扭曲.此外,西花蓟马传播番茄斑点萎蔫病毒(TSWV)和凤仙花黑菌病毒(INSB)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西花蓟马常躲避在黑暗的地方,约98﹪的预蛹入土化蛹,其他阶段喜欢躲避在叶子背面、生长点或花上,所以用化学农药防治比较困难.目前,以化学农药为主要措施的防治又进一步提高了西花蓟马的抗药性.2003年6月在我国大陆首次发现此虫,在我国尚未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初步研究了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本地天敌东亚小花蝽Oriussauteri(Poppius)对西花蓟马进行防治,为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分类号: Q969.34`Q969.351.6`Q969.97

  • 相关文献

[1]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害能力评价. WANG Ran,王然,WANG Xiao-Ling. 2014

[2]西花蓟马寄主植物研究初报. 路虹,石宝才,宫亚军. 2005

[3]温度对东亚小花蝽捕食美洲棘蓟马的影响. 朱亮,葛振泰,宫亚军,石宝才,王甦,魏书军. 2015

[4]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害能力评价. 王然,王晓灵,王甦,张帆. 2014

[5]不同光谱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影响. 张宇,朱正阳,寇晶,徐庆宣,王甦,邸宁,景岚. 2024

[6]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研究进展与展望. 朱正阳,邸宁,张帆,徐志刚,王甦. 2022

[7]利用功能反应模型评价球孢白僵菌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二斑叶螨的影响. 陈亚丰,王甦,邸宁,金道超. 2021

[8]短期驯化对米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捕食瓜蚜功能反应的影响. 杨丽文,张帆,赵静,李姝,王甦. 2014

[9]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能力. 张金平,范青海,张帆. 2008

[10]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协同控制效果研究. LI Shu,李姝,LAO Shui-Bing,劳水兵. 2014

[11]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研究. 劳水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张君明,王文凯,张帆. 2006

[12]中国杂草上生活的吉野蓟马属一新种及蓟马亚科一新纪录属(英文). 马吉德,魏书军,路虹,陈学新. 2012

[13]中国大陆一新纪录种——美洲棘脊蓟马(缨翅目,蓟马科)及其分布和寄主植物(英文). 马吉德,路虹,陈学新. 2010

[14]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他8种常见蓟马的分子鉴定. 游中华,路虹,张宪省,冯纪年,石宝才,宫亚军,黄大卫. 2007

[15]增殖植物和植物诱导抗性挥发物质对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影响及田间诱集作用. 杨帆,王甦,张君明,张帆,谭晓玲,易图永. 2017

[16]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微胶囊剂型的研制及饲养效果评价. 谭晓玲,王甦,李修炼,张帆. 2010

[17]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协同控制效果研究. 劳水兵,王甦,郭晓军,张帆. 2014

[18]米蛾卵饲养东亚小花蝽的关键点研究. 杨丽文,王甦,张志勇,张帆. 2014

[19]夏至草对天敌昆虫控害能力的促进作用. 吴长兵,刘飞宇,刘俊秀,邸宁,王甦,金振宇,徐庆宣. 2022

[20]豆科功能植物作为东亚小花蝽产卵基质的适合度评价. 刘俊秀,朱正阳,臧连生,王甦,邸宁.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