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贾利敏
作者: 贾利敏 1 ; 贾利欣 2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呼和浩特)
2.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呼和浩特)
关键词: 细胞工程;玉米;组织培养;植株再生
会议名称: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学会
页码: 95-97
摘要: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玉米的遗传转化已由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玉米组织培养是遗传转化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玉米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 贾利敏,张红梅,贾利欣. 2002
[2]甜菜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牛素清,白晨,张惠忠,赵尚敏,付增娟,李晓东,轩继雨,李树生. 2007
[3]细胞工程在甜菜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牛素清,白晨,张惠忠,李晓东,付增娟,赵尚敏,鄂圆圆. 2010
[4]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孙瑞芬,李天然. 2003
[5]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牛素清. 2009
[6]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幼胚的组织培养和繁殖. 郭连钢,马润兰,贺小勇. 2007
[7]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防褐化及玻璃化研究. 付崇毅,姜伟,王建国,杜金伟. 2016
[8]麝香百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建立. 高博,郝永丽,胡海波,张富丽,于立敏. 2016
[9]沙打旺愈伤组织再分化及植株形成的研究进展. 王未祥,高建民,张爱东,张琼琳,王海霞,孙杰. 2016
[10]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防褐化技术优化研究. 付崇毅,姜伟,郝利清,王建国,杜金伟. 2016
[11]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的建立. 陈海军,刘嘉伟,李佳,何丽君,单玉梅,侯杰,穆可彬,张智超. 2018
[12]甜叶菊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孙瑞芬,苏文斌,张艳芳,宫前恒. 2018
[13]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石悦,房永雨,于卓,杨东升,柴文娟,刘拴成. 2020
[14]毛建草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刘俊,孙瑞芬,耿牡丹,王冬霓,张艳芳,孙钟. 2017
[15]燕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利敏,傅晓峰,孙国琴,孙瑞芬,斯钦巴特尔,刘力平,刘俊清. 2006
[16]抗旱植物沙冬青对植物激素反应特性的研究. 贾利敏,郭九峰,孙国琴,乔慧蕾,王蕴华. 2009
[17]化学诱变对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刘芳,云锦凤,侯建华,刘志雄. 2009
[18]甜菜雄性不育系高效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自强,白晨,张惠忠,李晓东,付增娟,赵尚敏,鄂圆圆,张辉,王良,张必周. 2017
[19]混合比例对沙蒿和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薛艳林,殷国梅,赵和平,孙杰,玉柱,白春生. 2010
[20]喷灌玉米氮素养分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研究. DUAN Yu,段玉,ZHANG Jun.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代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贾利敏;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李强;郭嘉华
关键词:大豆;审定品种;农艺性状;品质;产量
-
151份大豆种质的CDD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雪娇;苏二虎;李强;赵晓宇;陈强;贾利敏;王新华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CDDP;遗传多样性
-
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廉博;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李金龙;陈广平;贾利敏;李强
关键词:大豆;栽培模式;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经济效益
-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作者:李丽君;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贾利敏;苗永茂;薛凯;陈春梅;李强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大豆;回顾
-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
作者:闻金光;王林;韩晓梅;李素萍;贾利敏;邓涛;关国宝
关键词:向日葵;种子;机械加工
-
极早熟大豆新品种甘豆2号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王伟;李强;于海强;王佰华;张万海;苏二虎;贾利敏;王雪娇
关键词:甘豆2号;选育;极早熟;栽培技术
-
北方春大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强;赵晓宇;王雪娇;贾利敏;李银换;苏二虎
关键词: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