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AB的选育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赵继献

作者: 赵继献 1 ; 王华 1 ; 汤晓华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思南)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遗传育种;油料作物

会议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81-185

摘要: 本文采用复合回交设计方法选育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AB.该品种性状优良,品质达到国家新标准要求,于2001年度进入贵州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和高含油量优势.

分类号: S565.403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2]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李超,饶勇,陈静,刘作易,肖华贵,陶刚,朱英,宋杰轩. 2004

[3]"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2004

[4]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侯燕,侯剑. 2004

[5]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6]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汤勇,陈东杰,汤晓华,徐春,张瑞茂. 2017

[7]早熟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的选育. 喻时周,秦信蓉,袁暘暘,汤勇,沈奇,赵云,杜才富. 2014

[8]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9]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10]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2012

[11]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12]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高油分黄籽双低恢复系8264 R的选育. 汤勇,李风华,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3]贵州省小宗油料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及评价. 李正强,冉启湖,任庭波,郭贵敏. 1996

[14]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Ⅰ.粮油菜种植模式. 王天文,李桂莲,文林宏,郑美荣,刘春萍,董恩省,谢文秀,曾令明. 2004

[15]贵州南部山区油料作物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万稼实,张太平. 1997

[16]冬小麦早熟发育特性及其遗传育种研究回顾. 孙智开,王石惠. 1998

[17]高羊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杨春燕,钟理,李辰琼,舒健虹,吴佳海. 2013

[18]辣椒组织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何建文. 2009

[19]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作易. 2010

[20]SSR标记技术在辣椒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何建文,杨文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