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黄剑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物技术;农业科技;农产品;农业资源
会议名称: 2000上海科技论坛综合报告会
主办单位: 上海科技论坛组委会
页码: 101-101
摘要: 生物技术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支柱,生物技术将使农业新产品创造的方式目的、领域范围、速度效率产生革命性的质变.本文探讨生物技术是农业发展在新世纪中的重要推动力这一问题.
分类号: S-3
- 相关文献
[1]努力构建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潘迎捷. 2000
[2]国外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重点领域. 李林峰,干经天,刘文敏. 2002
[3]生物技术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 谢小红,刘红,王呈芳,顾琳珠. 2007
[4]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及应用. 朱连龙,熊爱生,管帮超,高峰,付晓燕,彭日荷,姚泉洪. 2008
[5]酶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及生物技术改良. 朱连龙,熊爱生,彭日荷,姚泉洪. 2007
[6]草莓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高清华,叶正文,张学英,郑宏清. 2006
[7]应用生物技术筛选耐盐草坪植物品种. 杜永芹,陈雪芳,沈卫平,万平,马桂莲,倪林娟,殷丽青. 2003
[8]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及我国发展展望. 马桂莲,张琴. 2007
[9]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韦翠珍,马桂莲,张琴. 2007
[10]浅析提升上海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的对策. 俞美莲,罗强,张莉侠,刘刚,俞菊生. 2010
[11]知识经济和青年农业科技人才高地的构建. 李军,刘益国,龚丽英,李林峰,王维君,闻人楚,陈荣. 2000
[1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王达,赵志辉. 2018
[13]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为例. 王良军,杨晓峰,张金连,张穗,田吉林,何大乾. 2009
[1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王新其,许幸声,张建明,王维君,曹黎明. 2011
[15]知识经济时代上海农业科技重点发展领域研究. 刘文敏,张占耕. 2007
[16]新世纪上海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顾晓君. 2000
[17]提升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能级,积极服务全国. 俞菊生. 2005
[18]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陈本晶,王艳,崔野韩,周云龙. 2013
[19]澳大利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体系. 聂善明,崔野韩,吴光红,邢增涛,杨洪生,张日成,廖辉,龙厚容,杨贵枝. 2012
[20]创立和维护农产品品牌的思考. 王呈芳,顾琳珠,殷勤.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作者:赵慧燕;周龙华;刘成洪;李锦斌;黄剑华;陆瑞菊
关键词:紫籽大麦;表儿茶素;脂质组学;液质联用;HvTTG1
-
胚乳对大麦苗期耐盐性的影响
作者:徐红卫;王亦菲;梁乔伟;黄赛华;刘成洪;黄剑华;马运涛;李锦斌;陆瑞菊;许如根
关键词:大麦;耐盐;胚乳;苗期
-
盐胁迫下大麦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李颖波;宗营杰;刘成洪;陆瑞菊;黄剑华;杜志钊;许建华;王亦菲
关键词:盐胁迫;大麦;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
大麦地方品种苗期耐低氮筛选和鉴定指标的研究
作者:姜琪;陈志伟;刘成洪;何婷;郭桂梅;高润红;徐红卫;李颖波;陆瑞菊;黄剑华
关键词:大麦;低氮胁迫;筛选指标;干质量
-
HvSAPK3基因在‘凤大麦7号’抗白粉病中的功能研究
作者:李庆伟;宗英杰;郭娇;刘成洪;陆瑞菊;许建华;黄剑华
关键词:大麦;SnRK;白粉病;抗病
-
不同低氮胁迫对大麦地方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的影响
作者:陈志伟;姜琪;许建华;张婉;何婷;郭桂梅;王亦菲;马运涛;黄剑华;刘成洪;陆瑞菊
关键词:大麦;低氮胁迫;地上部干重;单株吸氮量;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
大麦单粒种子起源的小孢子培养再生频率研究
作者:郭桂梅;何婷;刘成洪;高润红;徐红卫;李颖波;黄剑华;王亦菲;陆瑞菊
关键词:大麦;单株;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绿苗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