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人造卵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素琴

作者: 王素琴 1 ; 吴钜文 1 ; 张芝利 1 ; 宫云秀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

关键词: 玉米螟;防治;人造卵赤眼峰;松毛虫赤眼峰;螟黄赤眼峰

会议名称: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页码: 358-361

摘要: 1995年在北京密县翁溪庄乡和通州区廊府乡大面积夏平播玉米田释放用人造卵繁殖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在二代玉米螟发生初期利用人造卵松毛虫赤眼峰防治玉米螟卵寄生率在33.7℅,人造卵螟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卵寄生率在50.9℅。比不放峰对照区寄生率提高30.3℅和47.5℅。

分类号: S435.14

  • 相关文献

[1]半自然条件下几种赤眼蜂及品系对亚洲玉米螟卵寄生能力比较. 张帆,王素琴,张君明,孟昭君,李德刚. 2004

[2]抗虫转基因玉米研究初报. 滕海涛,赵久然,郭景伦,王元东,邢锦锋,段民孝. 2002

[3]黄淮海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落卵量与赤眼蜂(Trichogramma)对玉米螟卵寄生的关系. ^A王素琴^B1^D1%^A石洁^B2^D2%^A康总江^B3^D1%^A刘玉瑛^B4^D2. 2004

[4]黄淮海地区玉米主要害虫发生种类与危害. 王素琴,石洁,刘玉英,康总江. 2010

[5]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 2003

[6]人造卵赤眼峰对京邻二代玉米螟的控害效果研究. 王素琴,吴钜文,张芝利,张君明,罗晨. 2000

[7]半自然条件下赤眼蜂种及品系对亚洲玉米螟卵寄生能力研究. 张帆,张芝利,黄宁兴,王素琴,李赤,孟昭君,孙彤,崔振礼. 2001

[8]Bt转基因玉米株系T123抗螟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分析. 张红伟,谭振波,刘欣洁,杨华. 2004

[9]小麦种子繁殖与节节麦的防治. 王拯,任立平,张胜全,叶志杰,高新欢,陈兆波. 2020

[10]HrpNEcc蛋白农药的中试生产条件和药效研究. 孙晓红,王敏,邢仁昌,高俊莲,马荣才. 2008

[11]利用温湿度调控防治黄瓜霜霉病. 李明远. 2017

[12]蛋白农药HrpNEcc防治大白菜软腐病试验. 陈国参,王旭明,周伏忠,薛龙毅,谢宝恩. 2011

[13]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叶飞,贺云霞,徐慧,孙慧玲,王宏俊,龚玉梅,张培君. 2011

[14]火炬树和黄栌新害虫——双线棘丛螟生物学特性观察. 赵洪林,虞国跃,王合,姚凤水,冯术快,刘曦. 2014

[15]双宝牌驱鸟剂使用效果. 刘军,鲁韧强. 2011

[16]海棠透翅蛾的形态及生活史观察. 王合,虞国跃,冯术快,张秋伶,杨杰,卢绪利. 2011

[17]旋纹潜蛾的生物学及综合防治. 虞国跃,王合,张君明,冯术快,刘曦,赵连祥. 2013

[18]苹果3种常见潜叶蛾的识别与防治. 虞国跃,张君明,王合. 2014

[19]大棚黄瓜霜霉病和斑潜蝇该如何防治. 黄仲生. 1999

[20]榆树脐腹小蠹的识别与防治. 虞国跃,胡亚莉,王合,周铁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