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方百合脱毒种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郭方其

作者: 郭方其 1 ; 丁晓瑜 1 ; 朱金庆 1 ; 黎侠 1 ; 林森洪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

关键词: 东方百合;繁殖;组培苗;试管鳞茎

会议名称: 2006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215-219

摘要: 以东方百合不同品种脱毒组培苗为材料进行大量增殖及生根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添加0.1~1.0 mg/L6-BA可提高鳞茎增殖率,但不同品种对6-BA浓度敏感性存在差异.在添加0.1mg/L6-BA+0.1mg/LIBA的MS培养基上增殖培养最适宜的蔗糖浓度为30~35 g/L.增殖培养中暗培养40d对鳞茎芽形态发生无明显影响,暗培养70d则影响叶片生长,引起鳞茎休眠.磷用量为MS标准用量1.5倍时促进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加试管鳞茎鲜重.在添加0.1mg/L6-BA+0.1mg/LIBA的MS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最适合的蔗糖浓度为30g/L.在添加0.05~0.1 mg/LIBA时MS比1/2MS更易促进生根.组培苗先在温室假植炼苗3~5个月,再移栽定植在海拔800m山地,经穴盘苗培育的组培苗在高山移栽成活率达100%.

分类号: S682.1`Q949.718.23

  • 相关文献

[1]东方百合热处理茎尖培养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郭方其,丁晓瑜,朱金庆,黎侠,林森洪. 2005

[2]东方百合试管鳞茎膨大及休眠调控研究. 郭方其,丁晓瑜,朱金庆,林森洪,黎侠. 2006

[3]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生产技术研究. 郭方其,丁晓瑜,朱金庆,林森洪,黎侠. 2007

[4]高产泌乳母猪蛋白与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张金枝,卢伟,徐来仁,黄少珍,胡锦平,王津. 2001

[5]延长种球冻藏时间对百合'Siberia'生长发育的影响. WU Chao,吴超,DING Xiao-yu,丁晓瑜,DING Wei-wen. 2011

[6]分期定植和遮阳时间对东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方其. 2010

[7]百合试管鳞茎培养及移栽技术的研究. GUO Fang-qi,郭方其,LI Xia,黎侠,YU Yong-ming. 2010

[8]影响百合试管鳞茎瓶内膨大和生长的因素. 郭方其,孙崇波,郁永明,向林,黎侠,丁晓瑜. 2009

[9]百合试管鳞茎栽培技术研究. 郭方其,黎侠,丁渭文,孙崇波,向林,丁晓瑜. 2010

[10]百合试管鳞茎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GUO Fang-qi,郭方其,吴超,WU Chao,LI Xia. 2011

[11]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 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2004

[12]杂交四季兰组培苗硬化栽培技术. 李丽,罗君琴,徐建国,柯甫志,聂振朋,孙建华. 2010

[13]大花蕙兰生根壮苗及落地移栽试验. 姚丽娟,陈义增,徐晓薇,林绍生,陈中林,曾爱平. 2006

[14]白芨组培苗移栽及苗期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石丽敏,宋费玲,许巧贤,卢华兵,朱正梅,吕学高. 2020

[15]花卉组培苗大棚栽培温度、水分和基质的调节效应. 周江华,邹清成,朱开元,刘慧春. 2010

[16]多浆植物组培苗移栽技术初探. 牟豪杰,徐刚,汪一婷,吕永平. 2005

[17]非洲菊组培快繁体系的简化及成本节约. 王海琴,罗君琴,李丽. 2006

[18]建立景宁白茶无菌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 汪一婷,徐刚,陈义,吴春艳,蓝石花. 2005

[19]蝴蝶兰种胚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陈中林,游聚斌. 2004

[20]观赏凤梨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 张旭乐,林霞,张庆良,黄建,杨燕萍.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