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勇
作者: 王勇 1 ; 王万立 1 ; 刘春艳 1 ; 郝永娟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112
关键词: 杀菌剂;杀菌活性;植物病原真菌;毒力测定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789-790
摘要: 啶菌(噁)唑(SYP-Z048)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96年发现的一个新型吡啶(噁)唑类杀菌剂,目前已获得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发明专利.该化合物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杀菌剂相比,兼具有杀菌谱广和杀菌活性高的特性,且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与苯并咪唑类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该药剂对蔬菜灰霉病的防效卓越.为评价该药剂对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潜力,本文论述了啶菌(噁)唑在离体条件下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测定以及测定结果.
分类号: S481.1
- 相关文献
[1]10种杀菌剂对杨树锈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刘宝生,白鹏华,冯友仁,张立强,孟丽慧,张绍青. 2015
[2]蓝莓花期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吴文能,巴良杰,雷霁卿,李江阔,杜斌,曹森,王瑞. 2019
[3]几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的毒力测定及应用分析. 郝永娟,王万立,霍建飞,刘春艳,王勇. 2010
[4]几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对食用菌杂菌绿色木霉的毒力测定. 王勇,魏雪生,韩婕,王万立,霍建飞. 2010
[5]几种杀菌剂对韭菜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王勇,高苇,张春祥. 2014
[6]抗菌肽NZ2114对来源于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及其生物膜的消杀作用. 单玉雪,杨娜,滕达,王秀敏,毛若雨,郝娅,马炫炫,范寰,王建华. 2020
[7]天津地区水稻苗期病害的防治研究. 路通,杨秀荣,霍建飞,孙淑琴,刘春艳,郝永娟. 2019
[8]10种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成虫抗药性的检测. 胡学雄,白义川,李晓炜,徐维红,谷希树. 2006
[9]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及田间应用研究. 白鹏华,白义川,冯友仁,刘宝生. 2015
[10]两种生物药剂对苹果病害的室内活性评价. 白鹏华,冯友仁,刘宝生,谷希树,胡瑞瑞,范金龙. 2020
[11]8种杀菌剂对大葱紫斑病及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贲海燕,王万立,吴华丽. 2020
[12]天津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姚玉荣,霍建飞,贲海燕,郝永娟,杨秀荣,孙淑琴,王万立. 2023
[13]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贲海燕,郝永娟,霍建飞,姚玉荣,高苇,于金萍,王丽,王万立,柴阿丽,李磊,李宝聚. 2024
[14]天津地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刘春艳,王万立. 2019
[15]7种杀菌剂对大白菜软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姚玉荣,霍建飞,贲海燕,郝永娟,王万立. 2022
[16]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驱避行为和毒力测定. 杨洁,徐建欣,詹儒林,王丽娟,刘敬波,郭俊旺,刘天民,侯泓旭,尹伊秀娟. 2025
[17]新型杀菌剂ZJ0712对葡萄霜霉病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研究. 王万立,刘春艳,王勇,郝永娟. 2005
[18]12﹪增效三唑酮乳油防治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郝永娟,王万立,刘耕春. 2000
[19]黄瓜褐斑病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付海朋,李淑菊,王惠哲. 2011
[20]保护地黄瓜褐斑病的诊治. 郝永娟,王万立,刘春艳,王勇,霍建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辣椒炭疽病病原菌中分泌蛋白的预测及特性分析
作者:李明瑾;霍建飞;韩长志;姚玉荣;贲海燕;郝永娟;王万立
关键词:辣椒炭疽病病原菌;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王勇
关键词:萝卜;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杀菌剂;抑菌效果
-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作者:贲海燕;郝永娟;霍建飞;姚玉荣;高苇;于金萍;王丽;王万立;柴阿丽;李磊;李宝聚
关键词: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毒力测定
-
萝卜丝核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作者: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霍建飞;王勇
关键词:萝卜根腐病;丝核菌;杀菌剂
-
黄瓜霜霉病菌侵染黄瓜叶片染色方法的筛选及应用
作者:李雅琦;王勇;杨利娟;曾文佳;刘慧芹;高苇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菌;染色方法;组织透明;原位观察
-
天津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作者:姚玉荣;霍建飞;贲海燕;郝永娟;杨秀荣;孙淑琴;王万立
关键词:水稻穗腐病;分离鉴定;稻黑孢霉;毒力测定
-
不同培养条件对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贲海燕;郝永娟;霍建飞;姚玉荣;王万立
关键词:草莓白粉病菌;萌发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