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邹江石
作者: 邹江石 1 ; 吕川根 1 ; 王才林 1 ; 宗寿余 1 ; 赵凌 1 ; 孙永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杂交稻;生育期;灿型组合;株型;选择育种
会议名称: 中国农学会水稻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页码: 66-69
摘要: 以广亲和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进行两系亚种间杂交配组,选育成植株高度110~120cm,分蘖力强,生育前期叶片披散,中后期叶片挺拔,结实率83℅~85℅,品质优良,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根系发达的灿型杂交稻“两优培九”。在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作一季稻栽培,大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量达10500kg左右,浙南和赣南地区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每公顷产量达8250~9000kg,海南作双季早、晚稻栽培公顷产量达8250kg左右。与其株型相似,生育期短15d左右的两系亚种间灿型组合“65396”,结实率88℅左右,米质优良,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根系发达,作麦茬一季稻栽培,日生产潜力100.05kg/kg,在华南地区可作双季早、晚稻以及作再生稻栽培。
分类号: S511.03`S334.5
- 相关文献
[1]一个水稻基部叶角增大与早熟突变体blief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曾生元,杜灿灿,胡庆峰,李闯,景德道,林添资,孙立亭,龚红兵. 2023
[2]香稻种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选择育种探讨. 陈培峰,朱勇良,乔中英,王建平,黄萌,孙华,许才康. 2013
[3]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化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陈新,朱成松. 1997
[4]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5]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邹江石,吕川根. 2005
[6]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章迪,郑均娥. 1989
[7]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区域差异及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吕川根,胡凝,姚克敏,夏士健,漆庆明. 2009
[8]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的选育. 杨加银 ,徐海斌,张复宁. 2002
[9]水稻株型因子对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影响与模拟. 胡凝,姚克敏,张晓翠,吕川根. 2011
[10]不同地区凤眼莲的光合生态功能型及其生态影响因子. 李霞,任承钢,王满,丛伟,盛婧,朱普平,郑建初,严少华. 2011
[11]玉米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贾波,谢庆春,倪向群. 2012
[12]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45选育研究.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杜莹莹. 2020
[13]遮荫对凤眼莲生长及其生理适应机制. 丛伟,李霞. 2012
[14]大豆耐密植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朱金龙,刘锦宇,朱晓斌,高祎,吴士浩,徐坤,刘大军,夏正俊. 2023
[15]遮阴和紫外辐射对凤眼莲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李霞,丛伟. 2011
[16]南粳9108及亲本生育后期生长、光合和产量比较(英文). 李霞,柯希欢,陈涛,张亚东,朱镇. 2015
[17]油菜株型模拟研究进展. 张伟欣,吴茜,孙传亮,李红,张玲玲,岳延滨,梁万杰,宣守丽,曹静,张美娜,尹迎军,韩旭杰,潘月,吴菲,丁昊迪,葛道阔,曹宏鑫,张文宇. 2022
[18]水稻光合-蒸散耦合模型与不同株型的水分利用效率. 高亮之,金之庆,葛道阔,张更生,石春林. 2001
[19]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与株型结构的关系. 陈新军,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高建芹,傅寿仲. 2007
[20]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研究进展. 赵祥强,杨学明,王军,张宏根,梁国华,顾铭洪.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5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朱镇;赵凌;赵庆勇;陈涛;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南粳5758;施氮量;产量;稻米品质;RVA谱特征值
-
聚合Wx-mp、fgr和Pi-ta、Pi-b基因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
作者:张亚东;姚姝;陈涛;王军;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路凯;梁文化;王才林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优质粳稻新品种
-
南粳系列超级稻品种灌浆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
作者:魏晓东;宋雪梅;王宁;赵庆勇;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超级稻;光合产物;基因表达;物质分配;蔗糖转运;高产育种
-
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马国辉;郑殿峰;母德伟;王奉斌;戴其根;魏中伟;冯乃杰;王才林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栽培管理
-
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南粳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作者:赵庆勇;朱镇;陈涛;李余生;梁文化;赵春芳;赫磊;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优质;高产;南粳糯3号;选育;特征特性
-
优质粳稻南粳5818氮高效机制初探
作者:张勇;管菊;赵庆勇;陈涛;王军;王才林;张亚东;赵凌
关键词:南粳5818;氮素利用率;基因表达
-
江淮稻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
作者:姚姝;陈涛;赵春芳;周丽慧;赵凌;梁文化;赫磊;路凯;朱镇;赵庆勇;管菊;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优质粳稻;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