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雷勃钧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

关键词: 大豆;高蛋白;外源DNA;直接导入;生物育种

会议名称: 第五届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页码: 33-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周光宇先生创立的花粉管通道法进行遗传转化即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将高蛋白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育成第一个转化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率先实现了我国大豆分子育种.

分类号: S565.103.53`Q943.2

  • 相关文献

[1]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卢翠华,周思君,韩玉琴,刘昭军,刘广阳,杨兴勇,董全中,赵凯,赫世涛. 2000

[2]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刘昭军. 2005

[3]外源DNA导入大豆的适宜时期与相应方法. 雷勃钧,尹光初,卢翠华,钱华,张开旺,周思君,王树林. 1991

[4]辐照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研究初报. 卢翠华,韩玉琴,李希臣,周思君,刘昭军,雷勃钧,钱华. 2000

[5]辐照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诱变效果的研究. 韩玉琴,卢翠华,李希臣,周思军,刘昭军,雷勃均,钱华. 2001

[6]大豆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及育种应用. 刘昭军. 2004

[7]大豆育种中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吴俊江,徐鹏飞,张淑珍. 2005

[8]外源DNA导入大豆后代种皮颜色变异的过氧化物酶分析. 卢翠华,雷勃钧,尹光初,周思君,钱华,李希臣. 1992

[9]外源DNA导入栽培大豆其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卢翠华,雷勃钧,尹光初,周思君,张开旺,钱华. 1991

[10]导入外源总DNA获得大豆早熟新品系. 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周思君,吕云波,赵铠,刘广阳,杨兴勇,谢纬武,王斌. 1996

[11]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牡豆15选育与栽培要点. 王燕平,李文,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白艳凤,孙国宏,王晓梅,徐德海,侯国强,张帅,任海祥. 2020

[12]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5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瑞萍,高明杰,张必弦,王家军,韩新春,刘秀林,王雪扬,李进荣. 2021

[13]栽培因素对高蛋白大豆黑生101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的初报. 刘琦,李希臣,刘昭军,雷勃钧,刘钰平. 2006

[14]诱变获得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的研究. 王培英,郭玉虹. 1996

[15]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杨喆,刘丽君,高明杰,蒲国锋,张雷. 2008

[16]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宝龙,管明华,程晓娟,宗春美*,王正峰. 2013

[17]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 2001

[18]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曲梦楠,付春旭,张维耀,高陆思,潘文婧,孙亚男,景玉良,王金星. 2022

[19]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龙品03-311的选育与利用. 齐宁,魏淑红,林红,刘广阳,杨雪峰. 2006

[20]极早熟大豆品种金源71及栽培技术. 陈祥金,吴纪安,于晓光,崔杰印,位昕禹,崔少彬,谭娟,魏然.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