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9高产生育特征及其吸肥特性初探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吉荣龙

作者: 吉荣龙 1 ; 崔必波 1 ; 黄志勇 1 ; 费月跃 1 ; 李春宏 1 ; 陈德华 2 ; 吴云康 2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盐城,224331

2.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

关键词: 生育特征;吸肥特性;抗虫杂交棉

会议名称: 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棉花学会

页码: 237-241

摘要: 通过对中棉所39在不同密度和氮肥组合下高产生育特征和吸肥特性研究表明:该品种在低密高氮条件下,开花后株高日增量大,成铃强度高,盛花后营养生长量和生殖生长量都快速增长,幼铃中IAA和GA3含量高,单株铃数多铃重高,产量高,但开花至盛铃期杀虫蛋白表达量不高.低密度高氮下吸肥特性表现为氮磷钾吸收量增多,特别是产量形成期吸收增多,尤其是钾肥增多,氮:磷:钾吸收比为1:0.35:1.12.

分类号: S562`Q949.757.4

  • 相关文献

[1]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39高产生育特征及其吸肥特性. 吉荣龙,崔必波,黄志勇,费月跃,顾克余,李春宏,陈德华,吴云康. 2007

[2]收青秋玉米的气象条件分析和研究. 曹汉忠,曹春松,赵云生,张水明. 2007

[3]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4]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在江苏盐城的试种表现与配套栽培技术. 陈友祥,张萼,施庆华,王永超,陈琪祥. 2001

[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棉29栽培技术规程. 蔡立旺,施庆华,高进,王永慧,陈建平. 2015

[6]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轻简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陈建平,张萼,王海洋,王永慧,蔡立旺,施庆华,王为,戚永奎,潘宗瑾. 2012

[7]双亲显性低酚抗虫杂交棉F1、F2代经济性状优势分析. 陈旭升,赵亮,狄佳春. 2021

[8]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的品种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马晓杰,肖松华,许乃银,刘剑光,吴巧娟. 2009

[9]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性状分析. 陈旭升,钱大顺,狄佳春,张香桂. 2000

[10]国审优质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6在江苏盐城的试种示范. 王红梅,陈伟,赵云雷,李运海,李根源,戚永奎,王为. 2013

[11]抗虫杂交棉F_1与F_2的经济性状相关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7

[12]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星杂棉168”品种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4

[13]国审优质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6在江苏盐城的试种示范. 陈伟,赵云雷,李运海,李根源,戚永奎,王为. 2013

[14]加快抗虫棉品种推广应用的研究. ^A杨峰^B1%^A王阶祥^B2%^A李卫华^B3%^A胡新燕^B4%^A张正敏^B5.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