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二软占"空间诱变品系的抗稻瘟病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杨祁云

作者: 杨祁云 1 ; 陈志强 2 ; 王慧 2 ; 肖武名 3 ; 林佩珍 1 ; 郭涛 2 ; 朱小源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关键词: 抗稻瘟病;空间诱变品系;粳籼;抗病基因标记定位;抗性遗传基础分析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页码: 158-158

摘要: 中二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以粳籼21为母本,长丝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常规优质稻品种,于200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二软占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米质良好,但中感稻瘟病。作者等将中二软占品种的种子经密封后送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部分中二软占种子留在地面作为非诱变原种对照),于2003年11月3日随"中国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升空,经过18天的太空旅行,于11月21日返回地面。2004年早造将中二软占诱变和非诱变原种对照单株种植,采用稻瘟病菌株GD0193接种到3到3片半叶的种苗上,发病7天后调查,792株经过空间诱变的种苗,病级为0~3级的抗病植株有208株,占总数的26.3%;病级为4~5级的植株有368株,占46.5%;病级在6级以上的有216株,占27.3%;80株原种对照种苗的病级均在6级以上。 目前作者正重点开展有关优质、抗病的中二软占诱变品系的抗性遗传基础分析、抗病基因标记定位、空间诱变抗性变异机理研究等。

分类号: S511.2`S435.111.41

  • 相关文献

[1]中二软占空间诱变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瘟病抗性. 肖武名,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陈志强. 2012

[2]水稻空间诱变第一代材料抗稻瘟病研究初报. 杨祁云,王慧,林佩珍,洪彦彬,朱小源,陈志强. 2005

[3]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组合金龙优粤禾丝苗. 李小盛,卢东柏,曾文斌,周继勇,何秀英,吴可玉,高猛,何庆梦. 2020

[4]优质抗稻瘟病弱感光型杂交晚稻新组合泰丰优55. 朱满山,黄慧君,王丰,刘振荣,柳武革,廖亦龙,李金华,陈建伟. 2013

[5]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安丰A的选育及应用.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黄慧君,朱满山,李金华,廖亦龙,付崇允,刘迪林. 2015

[6]抗稻瘟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382.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王丰,刘振荣,李金华,柳武革,廖亦龙,黄德娟,陈建伟. 2009

[7]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五优308. 黄慧君,王丰,吴玉坤,符福鸿,朱满山,黄德娟,刘振荣,廖亦龙,柳武革,李金华. 2010

[8]早熟抗稻瘟病籼型水稻不育系荣丰A的选育与利用. 刘振荣,柳武革,王丰,廖亦龙,黄慧君,符福鸿,黄德娟,朱满山. 2006

[9]早熟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吉丰A的选育与应用.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黄慧君,廖亦龙,李金华,朱满山,付崇允,刘迪林. 2014

[10]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丰优512. 李金华,廖亦龙,王丰,柳武革,朱满山,刘振荣,刘迪林,付崇允,曾学勤,黄慧君. 2014

[11]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南两优362. 陈达刚,郭洁,周新桥,陈平丽,陈可,陈友订,刘传光. 2023

[12]高产抗稻瘟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3618. 朱满山,符福鸿,王丰,黄慧君,黄德娟,廖亦龙,柳武革,刘振荣,李金华,陈建伟. 2012

[13]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22的选育与应用. 梁世胡,李传国,符福鸿,黄慧君,朱满山. 2006

[14]抗稻瘟病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泰优粤禾丝苗. 卢东柏,刘维,陆展华,王石光,王晓飞,何秀英. 2021

[15]抗稻瘟病杂交水稻组合金泰优1521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曾文斌,李金华,王丰,江滔,钟春喜,王波,黄凯,欧家科,李淦华,杨文庆,李越.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