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管冠
作者: 管冠 1 ; 涂书新 1 ; 杨俊诚 2 ; 张建锋 2 ; 杨利 3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
2.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3.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武汉 430064
关键词: 施磷模式;土壤酶活性;稻麦轮作;混施处理
会议名称: 2009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土壤学会
页码: 470-479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模式对小麦、水稻生长期间,不同层次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后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均高于磷肥空白处理20%以上。土壤化肥与有机肥混施处理与其他各普通磷肥处理土样相比,土壤的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至少也提高了10%以上。表明当前传统施磷模式存在一定的过量问题,化肥与有机肥混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分类号: S344.13`S154.2
- 相关文献
[1]稻麦轮作不同施磷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管冠,涂书新,杨俊诚,张建锋,杨利. 2009
[2]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张志毅,范先鹏,夏贤格,杨利,刘冬碧,张富林,熊桂云,吴茂前,冯婷婷. 2019
[3]减量施肥模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威,熊又升,徐祥玉,黄修荣,贺文杰,周剑雄,袁家富. 2018
[4]秸秆腐熟剂对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胡洪涛,曹春霞,闵勇,张舒,夏贤格,汪本福,张佑宏. 2018
[5]长江中下游地区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吸收、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杨利,张建峰,张富林,范先鹏,杨俊诚,杨永成,熊桂云,吴运明,余延丰. 2013
[6]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氨挥发损失研究. 夏文建,周卫,梁国庆,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陈云峰. 2010
[7]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威,耿明建,秦自果,张智,鲁君明,鲁剑巍,曹卫东. 2020
[8]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稻田土壤生物肥力的机理.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赵书军,徐大兵,喻永冰,谢媛圆,周剑雄. 2020
[9]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培肥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荣勤雷,梁国庆,周卫,刘东海,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 2014
[10]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微生态和西瓜苗期枯萎病防治的影响. 陈子彪,易丽聪,李庆柯,周伟,王运强,伍娜,焦春海,肖波,戴照义. 2023
[11]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土壤生物环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胡诚,乔艳,刘友梅,刘东海,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2]播种密度对不同季节半夏生长、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周武先,李梦歌,谭旭辉,汪友元,王华,蒋小刚,段媛媛,张美德. 2022
[13]连年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物理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佀国涵,赵书军,王瑞,徐大兵,秦兴成,谭军,向必坤,袁家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氮肥运筹与硅锌肥配施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聂新星;陈晨;张敏敏;段小丽;洪俊;周雷;曹文;杨利
关键词:水稻;氮肥运筹;硅肥;锌肥;虾稻1号;产量;品质
-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Cd污染稻田修复效果
作者:陈晨;刘晓继;柯晓畅;曹文;程艳;洪俊;刘波;杨利
关键词:Cd;水稻;土壤调理剂;富集;转运;赋存形态转化
-
湖北省主栽籼稻镉低积累品种筛选
作者:刘荣;陈晨;柯晓畅;刘晓继;洪俊;张敏敏;聂新星;杨利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镉低积累品种;筛选;湖北省
-
不同氮肥运筹对直播稻田氮素损失与利用的影响
作者:彭瑞雪;朱建强;吴启侠;乔月;周乾顺;范楚江;段小丽;杨利
关键词:直播稻;控释掺混肥;氮损失;氮肥利用率;产量
-
鄂东地区早中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与效益分析
作者:杨俊;卢华平;陈喜;丁凤菊;涂军明;蔡正军;陈杰;张中南;彭红兵;夏贤格;杨利;段小丽;陈展鹏
关键词:鄂东地区;冬闲田;早中稻-大球盖菇轮作
-
三种植物对土壤镉的富集效果研究
作者:冯敬云;聂新星;刘波;段小丽;张志毅;杨利
关键词:镉;植物修复;农田土壤;生物质高粱
-
施氮量对不同优质籼稻品种(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聂新星;张敏敏;段小丽;吴茂前;冯敬云;刘波;周雷;杨利
关键词:优质籼稻;施氮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