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对保护性耕作的探讨及新型机具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丁健伟

作者: 丁健伟 1 ; 任洪忱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深松耕法;波状星齿耙片;联合作业机具

会议名称: 全国保护性耕地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科技服务协会

页码: 00000015-00000017

摘要: 本文阐述了深松耕法的耕作原理及保护性耕作方式,通过各国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这种耕作的适应条件,并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及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阐述了适宜的耕作方式及新型机具。

分类号: S345`S233.1

  • 相关文献

[1]对保护性耕作的探讨及新型机具的研究. 丁健伟,任洪忱. 2009

[2]大豆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盖志佳,刘婧琦,刘爱群,韩德贤,赵桂范,唐晓东,刘伟婷,张敬涛. 2013

[3]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4]高粱-大豆“双密”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吴俊江,谷维,张敬涛. 2020

[5]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 马春梅,马秀峰,唐远征,孙占峰,刘辉,于雷,杨悦乾,龚振平. 2011

[6]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曾宪楠. 2020

[7]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原理与功能优化方向. 王海礁,谢洪昌,王晨平,王红元,赵世宏. 2024

[8]1MHQ-210型灭茬还田起垄机的设计与研究. 梁玉成,许剑平,林君堂,谢宇峰,郝剑英. 2021

[9]2BJT-2条耕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 梁玉成,孙士明,谢宇峰,靳晓燕,许剑平. 2021

[10]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王晓军,高洪生,李伟群,陈雪丽. 2017

[11]"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 2024

[12]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马春梅,龚振平. 2010

[13]齐齐哈尔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孙先明. 2023

[14]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2024

[15]农机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分析. 傅东兴. 2024

[16]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杨楠,高勇,刘伟光. 2023

[17]窄行密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 2024

[18]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养分变化. 宋秀丽. 2014

[19]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福来,刘国平,陈治文,孙德超. 2009

[20]稻田保护性耕作节水少耕技术及机具的初步研究. 许春林,何堤,李金峰,初江.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