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培通

作者: 张培通 ; 纪从亮 1 ; 邹芳刚 1 ; 史 伟 1 ; 卞曙光 2 ; 刘瑞显 3 ; 杨长琴 3 ; 顾兴门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林厅,江苏 南京 210036

2.江苏省灌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灌云 222200

3.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关键词: 棉花;杂交品种;地膜精播;稀植栽培技术;产量构成

会议名称: 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中国棉花学会;中国农业大学

页码: 210-212

摘要: 两年间分别用苏杂3号和科棉6号进行田间试验,观测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的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该技术群体果节总数高于常规移栽棉和常规地膜棉,成铃率高于常规地膜棉,略低于常规移栽棉;早期成铃高于常规移栽棉而低于常规地膜棉,中期成铃集中且增速高,后期结铃则低于常规移栽棉而高于常规地膜棉。表明该技术有效利用了抗虫杂交棉、地膜种植和稀植技术的产量形成优势,产量结构优化,实现增产。

分类号: S562.048

  • 相关文献

[1]沿海滩涂盐碱地棉花地膜精播技术规程. 郭文琦,杨长琴,刘瑞显,张培通. 2011

[2]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地膜精播技术操作规程. 杨长琴,刘瑞显,郭文琦,张培通. 2011

[3]高产制种棉田棉花的发育特性与产量构成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钱大顺. 2002

[4]高产优质杂交中粳稻连8优3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健,方兆伟,迟铭,杨波,王宝祥,陈庭木,刘金波,刘艳,邢运高,徐波,孙志广,卢百关,徐大勇. 2018

[5]油蟠桃新品种‘金霞油蟠’. 马瑞娟,俞明亮,杜平,宋宏峰,沈志军,许建兰,蔡志翔,张妤艳. 2009

[6]桃杂种(F<,1>)成熟期的遗传研究. 俞明亮,马瑞娟,汤透莲. 1999

[7]水稻长期不同栽培方式对后作大麦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岳亚鹏,董鲜,周毅,薛林,洪立洲,徐阳春,沈其荣,郭世伟. 2008

[8]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构成及其生态关联. 邹江石,李义珍,吕川根. 2008

[9]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董明辉,赵步洪,徐大勇,陈培峰,顾俊荣. 2015

[10]密度和有机肥对苏北滩涂蓖麻群体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赵宝泉,王茂文,丁海荣,邢锦城,朱小梅,刘冲,董静,洪立洲. 2017

[11]中熟中粳稻连粳4号播期试验研究.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徐大勇. 2013

[12]麦稻互套耕作下配施有机氮无机氮穗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李波,汪波,杨美英,薛亚光. 2016

[13]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生理特征特性研究Ⅲ.丰产稳产及广适性分析. 周振玲,浦汉春,樊继伟,王宝祥,杨波,卢百关,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5

[14]花后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邵在胜,吴艳珍,赵轶鹏,王余龙,王云霞,杨连新. 2018

[15]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 2016

[16]开放式增温下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 2011

[17]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裸大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汪波,刘建,李波,薛亚光,魏亚凤. 2018

[18]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何井瑞,陈之政,张洪树,王伟中,陈雪梅,韩必荣,刘海红,杜金河. 2015

[19]播期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籼稻Ⅱ优42产量构成的影响. 李闯,周义文,骆继秋,龚红兵,盛生兰,胡春明,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 2009

[20]徐州25号小麦产量构成特点与栽培技术. 刘世来,冯国华,王来花.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