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SRAP标记分析甘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缪体云

作者: 缪体云 1 ; 薄天岳 1 ; 陈锦秀 1 ; 任云英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106

关键词: 甘蓝;产品种类;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1965-1965

摘要: 在以杂交育种为主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新品种选育中,亲本和杂交组合的选配是育种成败的关键。为了合理选择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必须深入分析亲本的遗传基础、种质构成及其利用与演变趋势,总结出提高甘蓝育种效率的方法。本文分别从田间生物学性状和分子基因遗传水平两方面入手,对46份甘蓝材料(包括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甘蓝材料间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尤其是栽培种之间,这提示在甘蓝育种中应该进一步拓宽育种的遗传资源,使育成品种的适应性更为广泛,性状更加符合生产的需要。因此通过分子标记做出聚类图谱可以较好地反映甘蓝材料的区域特征,快速地评价材料的类型并且服务于育种,可以有效地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

分类号: S635`S603.2

  • 相关文献

[1]甘蓝抽薹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杜辉,潘俊松,何欢乐,薄天岳,吴爱忠,蔡润. 2007

[2]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华,刘灶长,陈海荣,陈亮,罗利军. 2006

[3]甘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缪体云,薄天岳,陈锦秀,任云英. 2010

[4]SRAP标记技术及其在蔬菜作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刘丽娟,刘灶长,陈海荣,罗利军. 2009

[5]观赏樱属植物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鉴定. 李水根,关媛,李秀芬,朱继军,李记开,朱建军. 2022

[6]不同除草剂对早熟秋甘蓝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蓝植株生理的影响. 邰翔,薄天岳,陈锦秀,朱晓炜,任云英,陈富森. 2018

[7]Bt转基因抗虫甘蓝的研制. 李贤,姚泉洪,彭日荷,熊爱生,薛永,金晓芬. 2008

[8]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产生雄性不育植株. 沈革志,王新其,朱玉英,杨红娟,陆桂华,王江,宛新衫,张景六. 2001

[9]上海主要蔬菜种子市场上甘蓝销售现状分析. 龚静,陈利明. 2009

[10]青花菜和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4

[11]甘蓝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肥料配方筛选. 吴珏,邰翔,孟恒宇,唐玉英,施颖红. 2023

[12]新一代杂交甘蓝“沪甘2号”的选育. 朱玉英,龚静,刘益国,吴晓光. 2003

[13]土壤有效水与化肥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Ⅲ.不同土壤水势对甘蓝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奚振邦,杨金楼,计仲孚,周德兴,徐四新. 1996

[14]耐热甘蓝“早夏-16”的选育. 任云英,陈锦秀,童尧明. 2004

[15]“夏光”、“早夏16”甘蓝杂交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刘冲,王曙霞,任云英,陈锦秀,葛才林,薄天岳. 2006

[16]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 陈烨丽,陈学好,陈锦秀,缪体云,薄天岳. 2009

[17]甘蓝田四种鳞翅目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株内分布. 周爱农,马晓林,马承铸. 1994

[18]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 朱玉英,姚文岳,张素琴,凌超,沈凤英,龚静,吴晓光,金海军. 1998

[19]甘蓝新品种争牛的选育. 薄天岳,陈锦秀,缪体云,任云英. 2012

[20]甘蓝品种‘争春’和‘寒光2号’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薄天岳,刘冲,葛才林,任云英,陈锦秀,杨晓锋.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