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军
作者: 王军 1 ; 杨杰 1 ; 曹卿 1 ; 范方军 1 ; 陈志德 1 ; 朱金燕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 210014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 21001
关键词: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基因;超微结构;精细定位
会议名称: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1-31
摘要: 在籼稻品种9311中发现了1个苗期白化转绿的自然突变体(Virescent 12)。在低温度(<26.0℃)条件下,突变体前3张叶片均表现为白色,只有叶尖和叶鞘表现出少许绿色,以后逐渐死亡;该突变体在28℃温度下1-3张叶片抽出时叶尖和边缘表现为白色,以后逐渐转绿;在30℃条件下叶片表现正常。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将该突变基因命名为Virescent 12(v12)。以v12与粳稻品种武育粳7号杂交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将v12初步定位在水稻第5号染色体上的RM3638与RM459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3.2、0.5 cM。进一步利用已公布的SSR和新发展的InDel标记将v12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InDel5-11与InDel5-8之间的98.9kb范围内,同时还获得了一个与v12共分离的标记InDel5-2,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杨杰,陈志德,范方军,朱金燕,杨金欢,仲维功. 2011
[2]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 2010
[3]水稻新裂颖突变体sg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曾生元,郭旻,李荣德,盛生兰,龚红兵,严长杰. 2015
[4]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李霞,高东迎. 2011
[5]一个水稻卷叶基因rl_(t)的精细定位. 潘存红,李磊,陈宗祥,薛芗,张亚芳,左示敏,戴正元,潘学彪,马玉银. 2011
[6]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1(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克隆. 杨杰,闫影,张丽霞,范方军. 2015
[7]水稻白条纹突变体st13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孙立亭,林添资,王云龙,牛梅,胡婷婷,刘世家,王益华,万建民. 2017
[8]水稻稀穗突变体lax3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许有嫔,吉冰璇,王林叶,张启军. 2023
[9]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we2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朱建平,李文奇,许扬,王芳权,李霞,蒋彦婕,范方军,陶亚军,陈智慧,吴莹莹,杨杰. 2025
[10]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精细定位及克隆棉花抗黄萎病基因. Zhao Jun,赵君,Liu Jianguang. 2015
[11]野生番茄单片段渐渗系的创建及应用. 余文贵,赵统敏,沈新莲,倪万潮. 2006
[12]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研究进展. 朱文银,王才林. 2008
[13]甘蓝幼苗叶片超微结构及细胞内Ca2+分布对低温的响应. 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冯翠. 2011
[14]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孙华,张建栋. 2000
[15]水稻白条纹突变体6001剑叶光合功能衰老特性研究. 甄晓辉,沈唯军,张小娟,徐金刚,张启军,吕川根,陈国祥,高志萍. 2014
[16]大豆花叶病毒引发大豆不同症状的生理特性比较. 张锴,王宇,王涛,高乐,任锐. 2017
[17]高二氧化碳结合低氧处理对杏鲍菇细胞壁的影响. 张璇,古荣鑫,胡花丽,王毓宁,李鹏霞. 2014
[18]枇杷果色形成过程中质体超微结构的观察. 刘兴满,葛金涛,陶俊. 2015
[19]加热和冻藏对鸡爪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高伟伟,霍香如,李桂霞,韦永可,朱杰. 2015
[20]氯吡苯脲处理对莲子细胞壁多糖降解特性的影响. 孙凤杰,罗淑芬,颜廷才,胡花丽,周宏胜,张雷刚,李鹏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we2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作者:朱建平;李文奇;许扬;王芳权;李霞;蒋彦婕;范方军;陶亚军;陈智慧;吴莹莹;杨杰
关键词:水稻;胚乳;淀粉;精细定位
-
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Hd6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作者:陈智慧;陶亚军;范方军;许扬;王芳权;李文奇;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蒋彦婕;朱建平;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Hd6;功能标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
花生干旱诱导型启动子Ah MYB44-11-Pro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作者:刘永惠;沈一;沈悦;梁满;沙琴;张旭尧;陈志德
关键词:花生;AhMYB44;启动子;干旱胁迫;GUS活性
-
等带宽间作模式下不同玉米花生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
作者:梁满;沈一;刘永惠;沈悦;张旭尧;陈志德
关键词:间作;花生;行比;光合特性;系统产量
-
聚合Wx-mp、fgr和Pi-ta、Pi-b基因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
作者:张亚东;姚姝;陈涛;王军;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路凯;梁文化;王才林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优质粳稻新品种
-
基于HRM技术开发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功能标记
作者:王军;周晶;陶亚军;李文奇;朱建平;范方军;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糊化温度;ALK;功能标记;HRM技术
-
地膜覆盖对夏直播垄作花生的温度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志德;梁满;沈一;刘永惠;沈悦;张旭尧
关键词:垄作夏花生;地膜覆盖;温度效应;经济性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