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低谷蛋白基因Lgc1双重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涛

作者: 陈涛 1 ; 田孟祥 1 ; 张亚东 1 ; 朱镇 1 ; 赵凌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

关键词: 水稻;低谷蛋白基因;双重分子标记;营养价值

会议名称: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9-39

摘要: 本研究利用谷蛋白含量正常的水稻品种与低谷蛋白水稻品种(LGC-1、W3660)在Lgc1基因序列上的差异(突变体GluB5基因的3’端及其下游3.5 Kb的DNA缺失),设计能用于检测LGC-1及其衍生材料中低谷蛋白性状的两对基因标记InDel-Lgc1-1和InDel-Lgc1-2(InDel-Lgc1-1的正向序列为5'-TTCTACAATGAAGGCGATGC-3',反向序列为5'-CTGGGCTTTAACGGGACT-3',InDel-Lgc1-2的正向序列为5'-ACCGTGTTATGGCAGTTT-3',反向序列为5'-ATTCAAGGGCTATCGTCT-3',退火温度均为56℃)。其中,InDel-Lgc1-1理论上应该是共显性标记,但试验中必须使用扩增能力较强的超长片段扩增聚合酶,这无疑会增加实验成本,降低标记的实际应用前景。为此,我们在缺失区域内又增加了一对标记InDel-Lgc1-2,该标记可作为InDel-Lgc1-1的有效补充,用于准确鉴定Lgc1位点的谷蛋白基因型。同时,为进一步简化操作和节省试验成本,我们尝试将两对引物加入同一PCR反应体系,通过两对标记的双重PCR检测,就可以准确判定Lgc1位点的3种谷蛋白基因型。因此,这两对标记可用于低谷蛋白基因资源的鉴定以及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类号: S511`S503

  • 相关文献

[1]苏南地区发展青饲大麦的可行性分析. 陈和,黄如鑫,陈健,陈晓静,沈会权. 2000

[2]功能型大麦——糯性裸大麦开发前景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周汝琴,陶红,乔海龙,臧慧. 2011

[3]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栾海业. 2012

[4]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5]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6]尾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孙华,侯福银,丁海荣,杨智青,叶恩君. 2022

[7]多菌种固态发酵法提高燕麦全谷物的蛋白质营养品质. 吴寒,芮昕,李春阳,夏秀东,董明盛. 2018

[8]3种野菜的保健功能及栽培技术. 张红梅,陈新,顾和平,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 2012

[9]米糠油生理功能及制取工艺的研究. 丁丽,周维仁,章世元,汪益峰,顾金. 2009

[10]食用羽扇豆在澳大利亚的研究开发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利用前景. 孙加祥. 2018

[11]保健蔬菜——面条菜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管安琴,卢昱宇,陈罡,冯伟民,樊平声,韩庆余. 2016

[12]小球藻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研究. 王冉,孙展兵,商庆凯. 2005

[13]外源硒对发芽大豆脂肪酸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马艳弘,周剑忠,黄开红,王英,李莹. 2011

[14]放养模式对日本沼虾生长性状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唐金玉,覃宝利,叶建勇,戴杨鑫. 2024

[15]药食同源植物紫背天葵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邵春荣,周蔚,齐梅,袁忠. 2015

[16]保健蔬菜——番杏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管安琴,卢昱宇,陈罡,冯伟民,韩庆余. 2019

[17]牧草品质评价体系及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 郑凯,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 2006

[18]两种虫草基质营养价值和活性成分比较分析. 纪伟,王一璞,苏文英,刘晓梅,任立凯,陈克龙. 2023

[19]江苏日本沼虾4个野生种群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唐金玉,叶建勇,戴杨鑫,姜爱兰,吴春. 2021

[20]玉米的保健作用及其产业化探讨. 石明亮,熊素华,薛林,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杨水英,彭长俊.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