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拟南芥CBF1基因转化大蕉(Musa ABB cv.Dajiao)及其抗寒性检测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刘凯

作者: 刘凯 1 ; 胡春华 1 ; 张玉娥 1 ; 魏岳荣 1 ; 易干军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广州 510640

关键词: 大蕉;AtCBF1基因;转基因植物;抗寒性;遗传育种

会议名称: 第三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147-153

摘要: 为了改良大蕉的抗寒性,将拟南芥抗寒基因CBFI(AtCBF1)重组到质粒pCAMBIA1301中,构建了植物超表达载体p1301-AtCBF1,利用农杆菌介导对大蕉的胚性悬浮细胞(ECS)进行遗传转化,将AtCBF1基因导入大蕉的基因组。采用GUS组织染色、PCR对阳性的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和RT-PCR及RT-qPCR分析外源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表明,AtCBF1基因已整合到了大蕉的基因组内并在mRNA水平上获得了表达。形态学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出现矮化、生长迟缓,叶色深绿、叶片增厚等现象。经低温胁迫处理后,直接观察到转基因植株受冷害程度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植株,证明了转AtCBF1基因的大蕉抗寒性获得了一定的提高。

分类号: S668.1:S603.4

  • 相关文献

[1]大蕉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钟明,蔡时可,苏海,谢辉. 2003

[2]转基因植物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陈栋,周新桥,江振河. 2004

[3]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问题探讨. 刘传光,林青山,江奕君,高云. 2003

[4]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研究进展. 杨承槐,娄高明. 2003

[5]水稻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应用. 刘传光,张桂权. 2006

[6]水稻低温发芽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周旭,杨梯丰,刘祖培,周炼. 2024

[7]富铁稻米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晨,涂从勇,潘大建,周汉钦,范芝兰. 2003

[8]水稻微卫星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曹明龙,张青,刘传光. 2006

[9]园艺植物耐湿涝伤害与适应机理研究进展. 徐小万,雷建军,李颖,王恒明,曹必好. 2009

[10]水稻遗传育种相关生物信息数据库和工具的研究进展. 彭歆,钱乾,谭健韬,彭波,甘玉立,王成睿,刘琦,沈梦圆. 2023

[11]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锦荣,韩福光,李智军. 2009

[12]马占相思树苗对低温冻害的抗性研究. 徐位力,苏开君,王光,王伟平,江平,马红岩. 2005

[13]5个沙糖桔品种(系)抗寒性的室内评价. 周碧容. 2017

[14]东莞大蕉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及其抗寒性检测. 刘凯,胡春华,杜发秀,张玉娥,魏岳荣. 2012

[15]东莞大蕉超表达拟南芥GBF1基因及其抗寒性检测. 刘凯,胡春华,杜发秀,张玉娥,魏岳荣,易干军. 2012

[16]木薯抗寒性研究进展. 李瑞梅,惠杜娟,冀乙萌,郭建春. 2013

[17]壳聚糖对茶树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孙世利,骆耀平,潘顺顺,凌彩金,苗爱清,赵超艺. 2008

[18]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李高科,林创水,胡建广,李春艳. 2007

[19]鸡胸肌肉色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王艳,罗成龙,马杰,王劼,李春雨,舒鼎铭,瞿浩. 2013

[20]广东花生品种资源及其研究与育种关系. 黎穗临.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