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兽用双黄连注射液澄清工艺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郭伟干

作者: 郭伟干 1 ; 戴述诚 2 ; 陈华荣 1 ; 廖淑燕 1 ; 黄中星 2 ; 王尚忠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2.广东省天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40

关键词: 兽用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澄清工艺;化学成分;正交设计;可行性分析

会议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广东省中兽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

页码: 409-412

摘要: 本试验以101-澄清剂絮凝澄清工艺替代现行国家兽药标准的醇沉工艺制备双黄连注射液,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索新工艺的可行性,以确定双黄连注射液澄清工艺,为该制剂中试及扩大生产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本试验对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制备的双黄连注射液,分别以黄芩苷与绿原酸含量、色泽、澄明度及pH值等指标测定进行综合考察,结果表明,用101-澄清剂絮凝澄清工艺比用醇沉工艺制备的双黄连注射液(用同一批双黄连提取浓缩液),色泽一样,均为棕红色;pH值也差不多,均在5~7.5之间;但前者的澄明度要高,黄芩苷与绿原酸含量总体上也高出较多。经对正交设计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101-澄清剂絮凝澄清工艺各试验处理组黄芩苷、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证实了在双黄连注射液制备中用101-澄清剂的工艺在有效保留有效成分及保证制剂稳定性等方面代替水提醇沉工艺是可行的,这与101-澄清剂应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但连翘苷作为兽用双黄连制剂的重要指标成分,本试验因受到条件限制未有进行同时检测,有待进一步试验考察。

分类号: S853.76

  • 相关文献

[1]山楂酒功能成分浸出规律及其澄清工艺研究. 段冬洋,曾晓房,吴笠,白卫东,丘启山. 2014

[2]经济昆虫和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研究进展. 容庭,张洁,刘志昌,余苗,李贞明,崔艺燕,邓盾,杜宗亮,马现永,李家洲. 2020

[3]化肥减量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解开治,徐培智,张仁陟,张发宝,陈建生,唐拴虎,杨少海,黄旭. 2007

[4]火龙果砧木与接穗参数的研究. 戴宏芬,李俊成,潘玉珠,孙清明. 2021

[5]外源DNA导入冬瓜条件的优化及其运用.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李华平. 2009

[6]黑曲霉发酵鸡血血红蛋白工艺条件的优化. 张炫,唐道邦,陈之瑶,张友胜,程镜蓉,刘学铭. 2015

[7]发展桑椹产业的思考. 刘学铭. 2000

[8]不同品系和品种家蚕生产的白僵蚕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邢东旭,杨琼,廖森泰,吴福泉,罗国庆,刘学铭,唐翠明,陈列辉,钟建武. 2009

[9]桑椹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陈智毅,张友胜,徐玉娟,吴继军,李升锋,刘学铭. (Mis

[10]仔猪“保命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陈建新,姜礼胜,杨晓建,林映才,蒋宗勇. 2001

[11]桑枝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邹宇晓,吴娱明,廖森泰,唐翠明,张友胜,徐玉娟. (Mis

[12]钩吻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陈南云. 2004

[13]岭头单丛茶渥堆期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黄国滋,赖兆祥,卓敏,黄华林,赵超艺,陈栋. 2008

[14]南药岗梅的研究进展. 梅瑜,周子雄,王继华. 2020

[15]药食同源植物葛根的研究进展. 董彐倩,梅瑜,王继华,黄能旭,蔡时可. 2020

[16]陕北产连翘花挥发油的提取与GC-MS分析. 田锐,李,陈炳旭. 2011

[17]麻楝果实化学成分及其抗烟草青枯病菌活性的研究. 刘慧,刘寿柏,王昊,陈惠琴,王佩,梅文莉,杨克军,戴好富. 2019

[18]何首乌的酚类成分研究(英文). 李续娥,刘金珠,廖森泰,徐良雄,魏孝义. 2009

[19]蜂王浆主要功能、有效化学成分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侯春生,骆浩文. 2008

[20]链霉菌H41-55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 李先盛,郑新恒,杨宇,林壁润,周光雄.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