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10-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及分子变异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傅光华

作者: 傅光华 1 ; 黄瑜 1 ; 刘友生 1 ; 彭春香 1 ; 施少华 1 ; 万春和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 350013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125

2.福建省农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流行病学;病毒感染;分子变异

会议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330-335

摘要: 为了解我国当前鸭坦布苏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演化特征,我们对2010-2011年间采集自我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份的439份疑似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了鉴定和分离毒株NS5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采集的187份家禽病料中检测出4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1.6 %而2011年采集的252份样品中检测出3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3.9%。对部分毒株的NS5基因测序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与已发布的同时期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NS5基因同源性在98%以上,与2010年前分离的鸡源及蚊媒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介于83.8%.85.8%之间;所有2010年后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毒株在系统进化上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表明,2011年禽坦布苏病毒仍在我国家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份的家禽中流行,基于病毒NS5基因的测序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在家禽中流行的禽坦布苏病毒未出现显的分子变异。

分类号: S858.3:S852.659.6

  • 相关文献

[1]2010~2011年中国部分地区禽坦布苏病毒感染调查及分子变异分析. 刘友生,彭春香,傅光华,侯东军,施少华,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林建生,林芳,黄瑜. 2012

[2]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陈秀琴,黄梅清,郑敏,陈少莺. 2019

[3]细胞自噬在细小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劭. 2023

[4]鸭坦布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万春和,朱海侠,施少华,黄瑜,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 2013

[5]鸭坦布苏病毒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万春和,朱海侠,施少华,黄瑜,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 2013

[6]乳胶凝集试验方法在检测鸭坦布苏病毒抗体中的应用. 万春和,傅秋玲,陈珍,傅光华,施少华,程龙飞,陈红梅,黄瑜. 2013

[7]检测鸭坦布苏病毒乳胶凝集试验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施少华,万春和,傅光华,程龙飞,陈红梅,傅秋玲,林建生,黄瑜. 2014

[8]鸭坦布苏病毒在雏麻鸭体内的分布及排毒. 陈雷,傅光华,黄瑜,祁保民,傅秋玲,施少华,程龙飞,万春和,陈红梅,陈翠腾,林芳,林建生. 2013

[9]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鸭坦布苏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李海琴,傅光华,黄瑜,韦启鹏,唐维国. 2015

[10]开产麻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诊断. 谢海军,林贵富,蔡小敏,陈红梅,傅光华. 2014

[11]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对鸭免疫器官指数和体液免疫的影响. 陈翠腾,傅光华,黄瑜,程龙飞,陈红梅,万春和,傅秋玲,施少华,林建生. 2014

[12]检测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施少华,傅光华,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 2012

[13]一例鸭坦布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刘友生,傅光华,黄瑜,陈红梅,程龙飞,施少华,万春和,林建生,林芳. 2012

[14]鸭坦布苏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唐维国,李海琴,傅光华,黄瑜,许有林,熊立根. 2016

[15]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包被抗原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傅秋玲,陈珍,施少华,傅光华,程龙飞,陈红梅,万春和,林建生,黄瑜. 2015

[16]鸭三种病毒性疾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李海琴,傅光华,黄江南,傅秋玲,谢金防,程龙飞,黄瑜,韦启鹏. 2018

[17]鸭坦布苏病毒囊膜E蛋白的原核表达. 施少华,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万春和,傅秋玲,林建生,黄瑜. 2014

[18]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包被抗原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傅秋玲,陈珍,施少华,傅光华,程龙飞,陈红梅,万春和,林建生,黄瑜. 2015

[19]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及病原研究. 林锋强,程晓霞,朱小丽,陈少莺,江丹丹. 2019

[20]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江锦秀,林裕胜,张靖鹏,游伟,黄丽丽,胡奇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