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原始稻作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Tang Linghua

作者: Tang Linghua 1 ; 汤陵华 2 ; Zhang Min 3 ; 张敏 4 ; Li Minchang 3 ; 李民昌 4 ; Sun Jiaxian 5 ;

作者机构: 1.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fing, 210014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

3.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Nanj_ing Museum, Nanjing, 210016

4.南京博物院 南京210095

5.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

关键词: 粳型稻;稻作起源;炭化稻米;植物蛋白石;高邮龙虬庄遗址

会议名称: 纪念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页码: 130-136

摘要: 1993~1994年间,曾对高邮龙虬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探方T3830中属新石器时期的5个文化层中,有4个文化层淘洗出炭化稻米4000余粒.本研究从炭化稻米的粒型及探方T3929剖面土样中水稻植物蛋白石的形态两个方面,对该遗址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稻作进行了试探性分析.结果发现:(1)在原始稻作之初,粒型的变异是随栽培化的进展而增大的.(2)在该遗址的新石器时期早期,稻米的进化是缓慢的,在距今6300~5500年之间,进化有一次飞跃,有意识的人工选择已产生效应.(3)从水稻植物蛋白石的形状分析来看,该遗址出土的炭化稻应当是粳型稻.

分类号: S511.210.21

  • 相关文献

[1]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 王才林,邹江石,汤陵华,丁金龙,张敏,周裕兴,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 2000

[2]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性状判别籼粳的研究. 王才林,宇田津彻朗,汤陵华,邹江石,佐藤洋一郎,藤原宏志. 1998

[3]中国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宇田津彻朗,孙加祥. 1999

[4]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原始稻作. 汤陵华,孙加祥,张敏,李民昌. 1996

[5]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 WANG Cailin,王才林,邹江石,ZOU Jiangshi,TANG Linghua,汤陵华,DING Jinlong. 2007

[6]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的古代稻田. 邹江石,汤陵华,王才林. 2007

[7]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性状判别籼粳的研究. Wang Cailin,王才林,T Udatsu,宇田津徹朗,Tang Linghua. 2007

[8]栽培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WANG Cailin,王才林,UDATSU Tetsuro,宇田津徹朗,FUJIWARA Hiroshi. 2007

[9]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Tang Linghua,汤陵华,Y.I. Sato,佐藤洋一郎,T.T.Udatsu,宇田津徹朗,J.X.Sun. 2007

[10]稻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 汤陵华. 2007

[11]吴江广福村遗址的古稻作研究. 王才林,丁金龙. 2007

[12]江苏高淳县薛城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王才林,周裕兴,王志高,张金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