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永强

作者: 张永强 1 ; 石洁 2 ; 刘玉英 2 ; 张老章 2 ; 文丽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0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冠层光谱;产量损失;叶绿素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152-157

摘要: 通过测定玉米感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后的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调查病情指数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抽丝期与乳熟期前后的近红外区冠层光谱反射率值与病情指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②近红外波段745~900nm可作为预测病情指数的特征波段.③依据玉米蜡熟期的光谱数据可预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分类号: S435.131.49

  • 相关文献

[1]玉米感染弯孢菌叶斑病后叶片的光谱特征及产量损失.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3]亚洲玉米螟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程登发. 2007

[4]冀中平原甜高梁成株期蚜虫危害情况调查. 董立,马继芳,宋银芳,杜瑞恒,甘耀进,董志平. 2009

[5]黑麦秆蝇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研究. 王永芳,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0

[6]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6

[7]苗期食叶害虫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评估. 王永芳,刘磊,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1

[8]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5

[9]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6

[10]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2007

[11]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瑛,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1993

[12]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测定.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英,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1993

[13]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2025

[14]苹果叶片衰老时不同叶位Ca、Mg、K含量的变化. 关军锋,马智宏,张立军,李敏霞,李红琴,王振国,周振涛. 2002

[15]调亏灌溉对黄冠梨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梁贝贝,王庆江,段鹏伟,刘同才,刘宝轻,程福厚. 2018

[16]小麦基因型衡9966与亲本及近缘品种叶绿素组分分析. 时丽冉,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孙书娈,孟祥海,李丁,李强,魏建伟,白丽容,赵凤梧. 2017

[17]施磷对限水灌溉小麦根冠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关军锋,李广敏. 2004

[18]葡萄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 赵永波,陈东玫,王文江. 2006

[19]桃树不同方位叶片光合能力与果实质地关系的研究. 李永红,常瑞丰,王召元,张立莎,陈湖,徐金涛,韩继成,刘国俭. 2017

[20]桃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陈东玫,赵永波,俎文芳,张新忠.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