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彩糯1号选育报告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LIU Jian-hua

作者: LIU Jian-hua 1 ; 刘建华 2 ; HU Jian-guang 1 ; 胡建广 2 ; LI Yu-liang 3 ;

作者机构: 1.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3.Crop Research

关键词: 糯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抗逆性;籽粒产量

会议名称: 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23-325

摘要: 粤彩糯1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为亲本育成的彩色糯玉米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耐热性试验,省区试12点次全部增产,平均每667 m2产量804.1 kg,比香白糯平均增产9.3%.省生产试验全部5个计产试点均比对照种增产,平均每667 m2产量851.3 kg,比香白糯增产5.3%.耐热性鉴定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819.0kg,比对照种增产18.30%,两年均居糯玉米参试组合的前列,果穗商品率高达93.3% -100%,一级果穗率达58.3% -71.7%.该品种优质、丰产、抗病、耐热、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

分类号: S513.038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品种粤白糯1号的选育与推广. 刘建华,方志伟,胡建广,李余良,王晓明,邱道寿,张衍荣. 2008

[2]甜、糯玉米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郑锦荣,刘建华. 2008

[3]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刘建华,郑锦荣. 2011

[4]优质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彩糯1号选育报告.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李高科,祁喜涛,杨子龙. 2011

[5]糯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玉米锈病抗性鉴定. LI Yu-liang,李余良,LIU Jian-hua,刘建华,HU Jian-guang. 2011

[6]白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5号’. LIU Jian-hua,刘建华,ZHENG Jin-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7]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李春艳,刘建华. 2011

[8]广东省糯玉米育种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刘建华. 2008

[9]非对称性增温对江淮粳稻植株源库特征的影响. 杨忠良,来永才,田云录,张彬,孟英,陈金,唐傲,张喜娟. 2016

[10]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再分配及其在稳产和抗逆中的作用. 潘俊峰,李国辉,崔克辉. 2014

[11]广东省甜玉米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 胡建广,王子明. 2007

[12]夏秋用家蚕品种皖广三号. 秦凤,石凉,张彦,童晓琪,黄浩,肖阳,吴福泉,黄德辉. 2017

[13]不同家蚕品种对高温高湿耐受力调查. 李庆荣,肖阳,吴福泉,叶明强,杨琼. 2013

[14]小分子热激蛋白参与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敏,江彪,林毓娥,彭庆务,刘文睿,梁肇均,何晓明. 2018

[15]根施γ-氨基丁酸对糯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李武,李春艳,李光玉,梁敏怡,李余良,文天祥,涂攀峰,刘建华. 2021

[16]优质、高产、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3号的选育与推广.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方志伟,郑锦荣. 2011

[17]甜糯玉米施用硫肥效果研究. 唐拴虎,蒋瑞萍,李苹,卢钰升,黄巧义,陈建生,徐培智. 2010

[18]糯玉米新品种‘白云2号’.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 2009

[19]彩色糯玉米新品种粤彩糯2号在佛山的引种鉴定. 林瓞文,丁成章,詹汉利,刘建华. 2012

[20]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李春艳,刘建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