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真鲷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对全氟辛烷磺酸胁迫的响应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贺威

作者: 王贺威 1 ; 张喆 2 ; 马胜伟 1 ; 陈海刚 1 ; 黄志斐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510300

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10306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

关键词: 真鲷;全氟辛烷磺酸;胁迫响应;毒性试验

会议名称: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272-281

摘要: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海洋经济鱼类的毒性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PFOS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的96 h急性毒性,同时分析PFOS胁迫(0.1mg·L-1、1 mg· L-1、2 mg·L-1)15 d和净水释放(1d、2d、3d、7d)过程中真鲷鳃组织中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FOS对真鲷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22.56 mg·L-1.在PFOS胁迫阶段,低浓度组SOD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而中高浓度组在胁迫期间受到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各浓度组的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呈"U"型;低浓度POD活性在胁迫1d时呈诱导效应,之后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中高浓度组表现为先抑制后诱导;MDA含量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净水释放结束时,各浓度组SOD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CAT、POD活性和MDA含量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PFOS胁迫可以引起真鲷鳃组织的抗氧化反应,在各指标中SOD的灵敏性大于CAT、POD和MDA,在野外监测时可作为优先考虑的生物标志物.

分类号: S965.231

  • 相关文献

[1]水产品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检测技术及污染现状. 孟娣,王赛赛,刘欢,韩刚. 2016

[2]大亚湾核电站余氯排放对邻近海域环境的影响. 张穗,黄洪辉,陈浩如,彭云辉,王肇鼎,方正信,高红莲. 2000

[3]化纤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 曲克明,袁有宪,陈民山,陈碧鹃,王会平,潘巧英. 2000

[4]三种重金属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的毒性作用. 庄平,赵优,章龙珍,冯广朋,刘鉴毅. 2009

[5]几种常用消毒剂对杂色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 彭绪运,陈毕生. 2006

[6]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网纹石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杨莺莺,陈毕生,陈福华,骆清池. 2001

[7]四种常用药物对丁gui鱼种的毒性试验. 王广军. 2003

[8]大菱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真鲷冷冻精子诱导及其生长评价. 孟振,刘新富,雷霁霖,王国栋,张和森,苏珂,刘滨. 2012

[9]真鲷肌肉生长抑素(MST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叶寒青,陈松林. 2006

[10]真鲷精子诱导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 刘海金,侯吉伦,常玉梅,薛玲玲,王玉芬. 2010

[11]真鲷亲鱼培育及采卵技术的研究. 柳学周,刘忠强,刘新富,雷霁霖,松本淳,井村大辅. 1997

[12]大亚湾真鲷资源状况研究. 陈涛,林金钅表,郭金富,陈琳. 2003

[13]利用500Hz方波连续音驯化南海真鲷幼鱼的效果. 袁华荣,陈丕茂,贾晓平,周艳波,秦传新,冯雪,唐振朝,余景,舒黎明. 2012

[14]真鲷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徐美瑜,陈松林,沙珍霞,季相山. 2005

[15]真鲷的维生素营养. 杨玲,区又君,李加儿. 2004

[16]人工繁殖真鲷苗种标志放流理论基础研究. 张彬,李继龙,杨文波,王晓梅,黄瑛,沈公铭. 2010

[17]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梁萌青,于宏,常青,陈超. 2001

[18]饥饿对真鲷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张波,孙耀,唐启升. 2000

[19]日本鹿儿岛湾真鲷的资源评估和增殖策略. SHISHIDOU Hirotoshi,TAKIMOTO Ayuko,OBATA Yasuhiro,HAMASAKI Katsuyuki,KITADA Shuichi,赵炳然. 2013

[20]大菱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真鲷冷冻精子诱导及其生长评价. 孟振,刘新富,雷霁霖,刘滨,张和森,王国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