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冬杰
作者: 张冬杰 1 ; 汪亮 1 ; 刘娣 1 ; 别墅 1 ; 张晓卉 1 ; 徐兴超 1 ; 孙洪涛 1 ; 杨国伟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86
关键词: 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启动子活性;调控机制
会议名称: 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379-387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猪MC4R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首先通过PCR方法扩增MC4R基因5′上游启动区1 234 bp(-1 264 bp ~-31 bp)的片段,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一区域内潜在的转录起始位点进行了预测,最后采用步移缺失获得了11段长度不等的启动子片段,并分别克隆到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质粒中.同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活性分析检测MC4R基因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片段在猪上皮型肾细胞(PK15)中瞬时转染后的活性.结果表明,猪MC4R 5′端-682处存在1个潜在的转录起始位点(TSS),细胞检测结果显示-514~-486区域内存在控制MC4R基础转录活性的顺式调控元件,推测该序列内的热休克转录因子(HSF)结合位点可能对MC4R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行使具有重要作用.
分类号: S828.6
- 相关文献
[1]猪GSTM2基因的多态性及与生产性状相关性分析. 王嘉博,祝继原,俄广鑫,杨少成,刘娣. 2011
[2]不同品种猪LPL基因的PCR-RFLP分析. 王文涛,何鑫淼,彭富刚,汪博,刘娣. 2009
[3]同源重组敲除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构建. 李景芬,于浩,袁野,刘娣. 2009
[4]猪LXRα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研究. 于浩,刘娣,丁镌. 2009
[5]Cst B基因在90日龄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王文涛,何鑫淼,张冬杰,彭福刚,吴赛辉,刘娣. 2010
[6]猪HNF-4α基因多态性与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祝继原,刘娣,王嘉博,俄广鑫,杨少成,郭全和. 2011
[7]成熟培养基对猪卵母细胞的影响. 郭云云,付博,马红,康雅雅,刘娣. 2012
[8]猪精液颗粒冷冻技术的研究. 赵祥杰,李玉田,孙爽,宋军,刘丽清,尹智,田江天,郑重,刘娣,刘忠华. 2008
[9]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赵诚悦,马红,郭镇华,张东杰,汪亮,刘娣. 2013
[10]猪TLR5基因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构建. 李海涛,陈月婵,牛艳春,李朋,刘娣,杨秀芹. 2012
[11]不同猪种腿肌中Cst B基因的表达研究. 王文涛,何鑫淼,张冬杰,彭福刚,吴赛辉,刘娣. 2014
[12]野猪、家猪及其杂种猪ACSL4基因部分内含子的克隆和多态性分析. 郭丽娟,杨秀芹,王秀奎,姜薇,刘娣. 2007
[13]猪PILRA基因克隆及变异剪接体鉴定. 李利族,韩丽鑫,王金奎,汪亮,刘娣,杨秀芹. 2015
[14]维生素A诱导成纤维细胞内视黄酸受体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 张冬杰,刘娣. 2009
[15]猪CAPN3基因的克隆及PCR-SSCP分析. 邢明伟,孙丽华,刘娣. 2010
[16]利用连接介导PCR检测外源基因整合位点体系的建立. 刘娣,李斌,张冬杰. 2013
[17]MEF2a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高智晟,杨龙,张冬杰,刘娣,刘玉芬. 2009
[18]维生素A诱导猪成纤维细胞内视黄酸受体α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 张冬杰. 2009
[19]猪BMP-6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分析. 崔羽,杨少成,刘娣,华育平. 2014
[20]猪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研究. 翟春媛,杨秀芹,李海涛,刘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相同积温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韩微波;杨国伟;孙德全;林红;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熟期;含水量;积温条件
-
民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张海峰;李景荣;何鑫淼;王文涛;田明;陈赫书;冯艳忠;刘自广;吴赛辉;汪亮;何海娟;亓美玉;李忠秋;李淼;刘娣
关键词:
-
低温对民猪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基因的影响
作者:张冬杰;马守正;汪亮;李忠秋;刘娣
关键词:民猪;骨骼肌;低温;线粒体;能量代谢
-
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率
-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养猪生产效率
作者:刘自广;刘娣;王文涛;吴赛辉;冯艳忠;张海峰;陈赫书;于晓龙;李忠秋;郭镇华;付博;田明;亓美玉;何海娟;李淼;何鑫淼
关键词:
-
猪产品预制菜标准探讨
作者:田明;王文涛;张海峰;陈赫书;吴赛辉;刘娣;何鑫淼
关键词:
-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吴建忠;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