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外源PhyA基因棉花植株的鉴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霞

作者: 王霞 1 ; 马燕斌 2 ; 吴霞 2 ; 孙璇 2 ; 张树伟 2 ; 王新胜 2 ; 李燕娥 2 ;

作者机构: 1.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 044000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 044000

关键词: 棉花;转外源PhyA基因;蛋白表达;抗体检测

会议名称: 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棉花学会

页码: 76-76

摘要: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phyA基因,在basta除草剂筛选条件下,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棉花再生植株.对T0代再生植株进行除草剂喷施后观测,部分再生植株对除草剂basta均有明显抗性,并保留抗性植株进行南繁繁育,后续利用Bar抗性基因和PhyA特异引物,利用PCR对抗性转基因植株的T0、T2代分别进行检测,电泳结果显示分别扩增得到约500bp和200bp的预期大小目标条带,表明外源基因在不同世代中均能够检测到.然后对T2代转基因植株的外源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提取蛋白后利用Myc标签特异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能够在转基因株系的植株中正常表达为预期大小约165kD的蛋白。进一步选择其中2个株系进行蛋白表达分析,杂交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棉花植株的叶、茎、苞叶不同组织中外源蛋白均能正常表达。该检测结果表明该外源基因已经稳定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且外源基因能够正确表达成预期大小的蛋白目的条带。

分类号: S562.01

  • 相关文献

[1]飞蝗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宋慧芳,李应龙,马恩波,张建珍. 2016

[2]玉米光敏色素A1基因(ZmPHYA1)在棉花中的转化及分子鉴定. 马燕斌,王霞,李换丽,王平,张建诚,文晋,王新胜,宋梅芳,吴霞,杨建平. 2021

[3]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制备方法的研究. 詹丽娥,陆冰洋,刘华栋,李婷婷,唐娟,王彩先,丁树荣. 2018

[4]禽流感H5N1-H9N2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詹丽娥,乔忠,王采先,李红丽,田林君,薛俊龙,乔国峰. 2005

[5]棉花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转苜蓿抗菌肽基因(alfAFP)植株的获得. 张海平,王学德,邵明彦,袁淑娜,华水金,倪密. 2009

[6]棉花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展望. 解志红,孙毅,吴日恒,王景雪,刘惠民. 2002

[7]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李朋波,王娇娟,陈耕. 2009

[8]NaCl胁迫对棉花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 姜艳丽,史华平,杨艳兵,尹晓斐,王计平. 2014

[9]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吉贞芳,许爱玲,刘惠民,竹长青,宋昱,孙旭霞,张林水,杨六六. 2004

[10]几种金属离子对棉花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 张海平,邵明彦,袁淑娜,倪密,华水金,王学德. 2009

[11]技术组合对旱地棉花根际生态系统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哲军,赵海祯,王玉香,齐宏立,刘惠民,曹美莲. 2008

[12]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杂交种杂208的选育. 杨六六,曹美莲,李朋波,刘惠民. 2011

[13]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雷继清,邢亚静,郭志利,张桂莲. 2009

[14]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 陈奇恩,翁惠玉,任平合,武宗信,苏彩虹. 1989

[15]农田立体沟垄种植研究. 陈奇恩,陈鸿登,杨苏龙,张富本. 1990

[16]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17]2018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早熟组(运城点)区域试验. 皇甫张龙,胡晓丽. 2020

[18]山西省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探讨. 韩青龙. 2020

[19]棉花高效嫁接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秦丽霞,张换样,李静,朱永红,聂园军,焦改丽,吴慎杰. 2020

[20]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系及新种质的育成. 梁理民,王增信,刘有良,党银侠,王远,胡芸生,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牛永章.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