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瑞
作者: 王瑞 1 ; 李中青 1 ; 李齐霞 1 ; 祁丽婷 1 ; 王敏 1 ; 任先忠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长治046011
关键词: 玉米;农艺性状;作物产量;品质评价;收获期
会议名称: 第十四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0-11
摘要: 试验在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于2014年4月22日播种。设两个收获期处理,分别为9月17日和9月29日。3次重复。试验地前茬为玉米,种植密度为82500株/hni2。每小区收获后取20穗玉米测定穗粗、穗长、秃尖、行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收中间两行测产;利用DA7200品质分析仪测定品质。试验结果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三个品种玉米的理论产量均随着收获期的延长而减少,与众多研究结果截然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为:(1)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误差;(2)由表可知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虽然玉米的百粒重在增加,但玉米的秃尖也在增加、行粒数在减少,导致了玉米的减产。所以选择合适的收获期对发挥品种的高产优质性尤为重要。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不同品种、播期、收获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敏,王爱平,王召菊. 2014
[2]山西省中晚熟区玉米穗部相关性状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的多重分析. 郭红亮,刘永忠,常海霞,靳鲲鹏,李万星,曹晋军,李丹,李小霞. 2019
[3]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4]耐密玉米杂交种丰产性及相关性状研究. 高晓英,王长彪,路贵和. 2019
[5]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郗小倩. 2018
[6]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7]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8]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文忠,王慧慧,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8
[9]盐碱地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洁,阎世江. 2020
[10]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1]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12]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 2016
[13]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耀东,刘建霞,温日宇,郑联寿,樊丽生,姜庆国. 2010
[14]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忻黄单84的选育. 陈保国,白永新,张润生,李鹏. 2012
[15]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16]玉米农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钟改荣,卢保红,魏荣业,杜如珊,张广峰. 2013
[17]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18]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武兰芳. 1997
[19]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武旭,车星星,许晶,李素玲. 2016
[20]27个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 李志华,王玉文,李会霞,田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RNA-Seq筛选高粱低氮胁迫相关候选基因
作者:王瑞;张福耀;詹鹏杰;楚建强;晋敏姗;赵威军;程庆军
关键词:高粱;转录组测序;低氮胁迫;差异表达基因(DEGs)
-
山西高粱品种(系)的花后抗旱性评价
作者:吕鑫;平俊爱;牛皓;王玉斌;楚建强;王瑞;樊芳芳;巨岚
关键词:高粱品种(系);花后抗旱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光合性状
-
调控高粱分蘖高度的基因及表达分析
作者:王瑞;程庆军;王绘艳;巨岚;平俊爱;张福耀
关键词:高粱;分蘖高度;定量表达
-
玉米胚大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作者:李晓伟;马海林;张人予;王敏;杨小红;李建生
关键词:玉米;胚大小;籽粒大小;油分性状;QTL
-
瘠薄胁迫对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品种耐瘠性评价
作者:王玉斌;牛皓;吕鑫;楚建强;王瑞;樊芳芳;巨岚;李慧明;平俊爱
关键词:高粱;养分胁迫;耐瘠性;评价指标
-
农村养老问题与孝文化的维系
作者:南洋;王瑞
关键词:家庭养老;孝文化;代际关系
-
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董萍;平俊爱;王玉斌;吕鑫;牛皓;楚建强;王瑞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晋杂108;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