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春艳
作者: 李春艳 1 ; 刘建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关键词: 糯玉米;遗产育种;分子标记;杂种优势;品种鉴定
会议名称: 广东省作物学会、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作物学会;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
页码: 36-42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RAPD和SSR标记的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我国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品种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并结合分子标记的特点和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现状,对分子标记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513.03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李春艳,刘建华. 2011
[2]番茄雄性不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翔,李涛,宫超,黎振兴,孙光闻. 2023
[3]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任羽,王得元,张银东. 2004
[4]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家鸡的群体遗传变异. 杨勇,朱庆,胡刚安. 2000
[5]甘蔗(Saccharum spp.)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多样性分析. 张雨良,王俊刚,伍苏然,张树珍,郭安平. 2014
[6]花生品种粤油14亲缘关系鉴定分析. 周桂元,洪彦彬,梁炫强,李少雄,刘海燕,温世杰. 2008
[7]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8]优质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彩糯1号选育报告.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李高科,祁喜涛,杨子龙. 2011
[9]糯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玉米锈病抗性鉴定. LI Yu-liang,李余良,LIU Jian-hua,刘建华,HU Jian-guang. 2011
[10]白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5号’. LIU Jian-hua,刘建华,ZHENG Jin-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11]优质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彩糯1号选育报告. LIU Jian-hua,刘建华,HU Jian-guang,胡建广,LI Yu-liang. 2012
[12]广东省糯玉米育种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刘建华. 2008
[13]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品种粤白糯1号的选育与推广. 刘建华,方志伟,胡建广,李余良,王晓明,邱道寿,张衍荣. 2008
[14]甜、糯玉米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郑锦荣,刘建华. 2008
[15]根施γ-氨基丁酸对糯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李武,李春艳,李光玉,梁敏怡,李余良,文天祥,涂攀峰,刘建华. 2021
[16]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刘建华,郑锦荣. 2011
[17]优质、高产、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3号的选育与推广.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方志伟,郑锦荣. 2011
[18]甜糯玉米施用硫肥效果研究. 唐拴虎,蒋瑞萍,李苹,卢钰升,黄巧义,陈建生,徐培智. 2010
[19]糯玉米新品种‘白云2号’.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 2009
[20]彩色糯玉米新品种粤彩糯2号在佛山的引种鉴定. 林瓞文,丁成章,詹汉利,刘建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消费者在甜玉米种质食味品质鉴评中的偏好性初探
作者:于永涛;张楠;谢利华;李光玉;刘建华;李武;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食味品质;消费者;偏好性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作者: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鲜食玉米;抗虫性;产量损失;发育历期
-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
基于扫描电镜技术的甜玉米食味品质鉴评研究
作者:黄文洁;陈中健;谭深源;肖仁仔;于永涛;刘建华;李文燕;晏石娟
关键词:甜玉米;扫描电镜;果皮;淀粉粒;超微结构;食味品质
-
根施γ-氨基丁酸对糯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武;李春艳;李光玉;梁敏怡;李余良;文天祥;涂攀峰;刘建华
关键词:糯玉米;产量;γ-氨基丁酸;根施;光合
-
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甜玉米耐低温发芽的相关基因
作者:李武;李光玉;肖颖妮;胡建广;李春艳;李余良;卢文佳;李高科;刘建华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萌发;近等基因系;转录组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