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床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优化实验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EN Guang-Yin

作者: CHEN Guang-Yin 1 ;

作者机构: 1.East China 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ural Renewable Energy,Ministry of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

关键词: 沼气发酵工程;秸秆床反应器;结构优化;产气性能

会议名称: 2015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沼气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页码: 00000695-00000705

摘要: 文中针对前期研究中发现秸秆床反应器内秸秆在发酵后期上浮、进水短流等问题,采取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在秸秆捆底部预留缓冲空间以及2种方式组合的方式,研究改进措施对秸秆床反应器及整个发酵系统产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等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的处理在猪粪废水有机负荷为2.13kg/(m3/d)条件下出现轻度酸化,产气受到明显抑制,日产气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继续提高猪粪废水有机负荷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别;采用增加导气管、增加缓冲空间以及导气管+缓冲空间的方式改善了秸秆床反应器内发酵环境,未出现酸化现象,日产气量稳定性明显提高,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秸秆床反应器累积产气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90%、9.05%和22.48%,累积产甲烷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2%、9.34%和25.21%;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改进措施对二级反应器产气组成无明显影响,各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均在68%左右,对整个秸秆床发酵系统累积产气量、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以及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对提高反应器产气量、甲烷含量及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反应器底部增加缓冲空间.

分类号: S216.4

  • 相关文献

[1]温和湿热预处理对稻秸理化特性及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DU Jing,杜静. 2015

[2]有机负荷对秸秆床反应器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曹杰,陈广银,常志州,叶小梅,杜静. 2014

[3]基于改进秸秆床发酵系统的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 陈广银,杜静,常志州,叶小梅,徐跃定,张建英. 2014

[4]秸秆床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优化试验. 陈广银,毕金华,杜静,常志州,叶小梅. 2016

[5]秸秆床反应器厌氧发酵产沼气初步研究. CHEN Guang-yin. 2014

[6]淮北地区新型材料日光温室设计及使用技术. 樊平声,冯伟民,苗彩霞,徐鹏,张心宁,卢昱宇,管安琴,陈罡. 2012

[7]番茄秸秆化学组成及不同部位的厌氧发酵特性. CHEN Guang-Yin.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