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与游离发酵液接触比例对产沼气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Du Ling

作者: Du Ling 1 ; 杜静 2 ; Chen Guang-yin 3 ;

作者机构: 1.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Station in East 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Jiangsu Agricu

关键词: 沼气工程;农作物秸秆;游离发酵液;接触比例;产气特性

会议名称: 2014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沼气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页码: 00000291-00000299

摘要: 在中温(37±1)℃条件下,以破碎麦秸为原料,采用批次进料和消化液每天回流方式(发酵固含率为10%),通过在反应器底部设置不同高度的多孔滤板将发酵物料固相部分抬高,使得秸秆与游离发酵液接触比例分别为100%(T1)、50%(T2)和0%(T3),研究秸秆与游离发酵液接触比例对产沼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发酵第5d均达产气峰值,较T1处理提前2d,但各处理的产气峰值基本相当,达产气峰值的日容积产气率为0.82m3·m-3·d-1;从累计TS产气率和沼气中甲烷含量的变化来看,各处理无明显差异,表明减少秸秆与游离发酵液的接触比例,对秸秆产沼气效果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渗滤液每天回流方式,未浸没于游离发酵液中的秸秆可以达到与浸没秸秆相同的传质效果,此结果为秸秆厌氧发酵工程中提高秸秆有效发酵浓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发酵装置底部设置消化液发酵区及配套的消化液回流技术,达到与常规湿式发酵工艺相同的效果.此外,试验还发现,T3处理中消化液与秸秆接触比例随发酵进程呈逐渐降低,并于发酵第6d基本稳定,表明发酵系统中实际的游离发酵液量逐渐减少,分析认为秸秆物料对消化液有吸收和截持作用,发酵第6d 后已达秸秆物料吸持水饱和状态(秸秆物料含固率为16.42%),由此引发了笔者对现有的秸秆沼气工程一味追求高固含率,并同样采用渗滤液回流方式这一技术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因此,后续有必要开展发酵原料吸水特性、不同堆高及压实度下物料持水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干发酵工艺单纯依靠物料固含率进行界定的科学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发酵物料工艺参数选择及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分类号: S216.4

  • 相关文献

[1]秸秆与游离发酵液接触比例对产沼气特性的影响. 杜静,陈广银,叶小梅,付广青,常志州. 2015

[2]青贮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研究. FU Guang-qing,付广青,YE Xiao-mei. 2014

[3]秸秆床反应器厌氧发酵产沼气初步研究. CHEN Guang-yin. 2014

[4]我国秸秆沼气研究现状与展望. WANG Fei,王飞,SHI Zu-liang,石祖梁. 2014

[5]麦秸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许彩云,靳红梅,常志州,杜静,黄红英,艾玉春,周立祥. 2016

[6]麦秸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许彩云,靳红梅,常志州,杜静,黄红英,艾玉春,周立祥. 2016

[7]兴望农牧沼电示范处理工程分析. 全桂香,常志州,杜静,王世梅. 2007

[8]南北方沼气工程中增保温技术利用现状和分析. 朱德文,杜静,曲浩丽,王鹏军,陈永生. 2015

[9]温和水热预处理促进秸秆产沼气的条件优化研究. QIAN Yu-ting,钱玉婷,杜静,DU Jing,CHEN Guang-yin,陈广银,HUANG Hong-ying,黄红英,JING Hong-mei. 2016

[10]压实对秸秆厌氧生物产甲烷的影响研究. Chen Guangyin,陈广银,Bi Jinhua,毕金华,Fang Caixia,方彩霞,Du Jing,杜静,Chang Zhizhou,常志州. 2016

[11]阜宁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 周建平,耿安红. 2017

[12]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 赵荷娟,魏启舜,王琳,周影,季国军. 2013

[13]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混合干式发酵模式的应用. 王志春. 2013

[14]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沙文锋,李世江,朱娟. 2005

[15]淮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纪元,殷志明,王一线,汪国莲,徐建明. 2015

[16]江苏沿海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开发利用途径. 卞同洋,陶红,卢珊. 2009

[17]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 石祖梁,刘璐璐,王飞,李想,常志州. 2016

[18]秸秆资源化利用收储补贴对秸秆收储模式的影响研究. 李子庆,沈贵银,孟祥海. 2023

[19]秸秆“五料化”中基料化的概念和定义探讨. 石祖梁,王飞,李想,孙仁华,王久臣. 2016

[20]秸秆和畜禽粪便联合堆肥试验研究. 朱金兰,王华为,吉莉,常志州.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