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段玉
作者: 段玉 1 ; 妥德宝 1 ; 赵沛义 1 ; 李焕春 1 ; 张君 1 ; 姚俊卿 1 ; 付贵锁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作物生长;生产能力;能量指标
会议名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页码: 3116-3121
摘要: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业发展不仅要考虑饲草饲料产量,同时要考虑其营养、能量生产水平和水分生产能力.本文通过对不同作物营养体生产量及其可转化的能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当地种植作物的生产热能值大小依次为:向日葵、马铃薯、玉米、油菜、草谷子、草玉米、草莜麦、莜麦、小麦、胡麻、箭筈豌豆、山黧豆.考虑到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生产能力,应考虑马铃薯、向日葵、饲草和杂粮的种植,只有合理安排才能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311
- 相关文献
[1]嘎达苏良种细毛羊冬春季的营养水平及其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冯宗慈,奥德,杜敏,包向东,邹道训,赵国福. 1997
[2]微生物肥料改土培肥研究进展. 刘丹,路战远,任永峰,赵小庆,张向前,戴玉. 2024
[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赵举,包海柱,张志勇,弓钦. 2001
[4]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2
[5]我国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3
[6]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妥德宝,陈正新. 2004
[7]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其对系统退化的影响. 潘志华,安萍莉,郑大玮,妥德宝. 2002
[8]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潘志华,安萍莉,刘亚玲,郑大玮,妥德宝. 2004
[9]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提高庭院集雨经济转化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分析.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潘学标,李少斌. 2006
[10]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程玉臣. 2005
[11]以作物残茬为生物篱在裸露农田营建防风带技术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段玉,李焕春,张晓霞. 2007
[12]基于能流物流理论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为例.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4
[13]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3
[14]油葵秆生物篱和作物残茬组合抗风蚀效果研究. 刘晓光,郑大玮,潘学标,郑秀琴,妥德宝. 2006
[15]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王永,赵举,程玉臣. 2005
[16]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日平,段玉,张君,任永峰,梁俊梅,景宇鹏,赵沛义. 2023
[17]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刘小月,张君,李焕春,黄洁,景宇鹏,段玉. 2023
[18]农牧交错带绿肥用豌豆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 李振华,段玉,妥德宝,曹卫东,刘一灵,姚俊卿. 2011
[19]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热能值及结构调整研究. 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张君. 2013
[20]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重建模式的研究. 妥德宝,郑大玮.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物炭与有机肥等碳量投入土壤肥力与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关系
作者:侯建伟;邢存芳;杨莉琳;吴朝都;赵辉;段玉;颜学佳
关键词:生物炭;有机肥;根际微生物;土壤肥力;培肥机制
-
长期施肥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作者:赵旭;梁俊梅;张婷婷;张君;张胜;安昊;张诗雨;郭雪娇;王新凯
关键词:长期施肥;土壤养分;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规律
-
覆膜垄作对旱地雨养马铃薯田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苗敬杰;张开;孟钰博;王乃加;李海楠;郭康军;张君;高西宁;王立为
关键词:覆膜;垄作;氧化亚氮;马铃薯;影响因子;排放通量
-
不同滴灌处理对藜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杜二小;赵志媛;张娜;刘小月;张鹏;苗新岳
关键词:藜麦;滴灌;光合特性;产量;阴山北麓
-
内蒙古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杜二小;赵沛义;包珺玮;任永峰;高宇;高宏艳;韩云飞;张鹏;白红梅;王治宇;巴图
关键词:农田地膜;残膜污染;现状;对策;内蒙古
-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作者:郭雪娇;张婷婷;梁俊梅;张君;张胜;李虹谕;安昊;兰慧青;侯建伟;赵旭
关键词:有机肥替代;马铃薯;产量;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
-
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王宣茗;杨钦忠;张鹏;赵沛义;任永峰;韩云飞;杜二小;张彪;李树生
关键词:毛叶苕子;燕麦;混播;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