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君琛
作者: 陈君琛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关键词: 食用菌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需求
会议名称: 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菌物学会
页码: 00000031-00000032
摘要: 我国食用菌主要以鲜品、干品、罐头、和盐渍品这4种形式销售。其产业链结构配置不合理,重生产,轻加工,形成产业链前段头大,产量高,而后续加工业小而少,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加工可增加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可解决食用菌生产季节性大量鲜品积压问题,解决不宜或难以直接食用问题,提高食用菌等外品、副产品附加值;通过精深加工可提高食用菌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效率,丰富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延伸食用菌生产产业链,提高产前、产中、产后的效益。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加工团队将市场需求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利用福建特色食用菌开发出十大类40多个食用菌新产品,申请食用菌加工发明专利50多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取得10多项食用菌加工研发成果。
分类号: F326.5
- 相关文献
[1]灵芝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现状与展望(综述). 陈君琛,翁敏劼,李怡彬. 2016
[2]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主体属性. 刘波,丁中文,唐建阳,黄献光. 2012
[3]论新时期加快技术创新与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林国华,林卿. 2003
[4]福建省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帮扶实践经验与思路建议. 王丰,周江梅,杨小裕. 2024
[5]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尹利军,吴声怡,邓启明,吴兴南. 2004
[6]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张磊,杨如兴. 2011
[7]漳平水仙茶饼采制技术概述. 张文锦,朱留刚,孙君. 2014
[8]增强福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的研究. 陈奇榕,翁伯琦,黄华弟. 2006
[9]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福建)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朱志明. 2018
[10]创意设计要素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徐慎娴. 2014
[11]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王海平,许标文,陈志峰,曾玉荣. 2015
[12]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叶菁,翁伯琦,雷锦桂. 2012
[13]福建葡萄产业和栽培技术创新. 郑铭西,李祖强. 2010
[14]白茶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15]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发挥. 王丰,林玲娜,林海清,刘新永,柯文辉,王景辉. 2010
[16]白茶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17]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Zhang Lei,张磊,Yang Ruxing,杨如兴. 2011
[18]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 林羽,刘斌琼. 2014
[19]家禽生态养殖模式及其发展对策. 刘荣昌,黄瑜. 2017
[20]福建省水产饲料产业的SWOT战略分析. 姚清华,林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鲜菇对虾滑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莹莹;张文琳;李龙祥;孙钧政;肖正;汤葆莎;吴俐;翁敏劼;陈晗;陈君琛;赖谱富
关键词:海鲜菇;虾滑;凝胶强度;白度
-
真姬菇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作者:翁敏劼;陈君琛;汤葆莎;吴俐;赖谱富
关键词:真姬菇;热泵干燥;干燥特性;动力学模型
-
黑木耳水提物和粗多糖溶液的流变特性及饮料开发
作者:吴俐;陈寿辉;李怡彬;赖谱富;肖正;陈君琛
关键词:黑木耳;水提物;粗多糖;流变特性;饮料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赖谱富;翁敏劼;汤葆莎;李怡彬;吴俐;陈君琛
关键词:海鲜菇;低场核磁共振;复水;质构;品质特性;干燥方式
-
不同类型红曲的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作者:吴俐;汤葆莎;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陈君琛;吕旭聪
关键词:红曲;抗氧化活性;色素;次生代谢物
-
海鲜菇酥饼配方优化研究
作者: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关键词:海鲜菇;副产物;酥饼;配方
-
响应面优化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作者: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关键词: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