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LU Zheng-hui
作者: LU Zheng-hui 1 ; 卢政辉 2 ; LAN Qing-xiu 1 ; 兰清秀 2 ; KE Bing-rong 3 ;
作者机构: 1.Edible Fungi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4, China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州350014
3.Edible Fungi Institute of
关键词: 秸秆菌业;循环模式;产业链;技术创新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3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页码: 00000016-00000020
摘要: 秸秆栽培食用菌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体现之一,从我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的主要技术和循环模式着手,分析了秸秆菌业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秸秆菌业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秸秆菌业开发效益评价,通过以秸秆循环栽培食用菌产业为核心,以农作物秸秆资源高效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实现农业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是秸秆菌业循环的目标。目前总结的秸秆菌业多级循环模式的产业链主要有四种,另外还介绍了秸秆菌业循环开发关键技术,如秸秆菌业循环栽培管理技术,秸秆发酵技术等。
分类号: F326.13
- 相关文献
[1]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与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 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王煌平. 2010
[2]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 兰清秀,卢政辉,柯斌榕,廖剑华. 2015
[3]现代循环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策划方案. 叶美锋,吴飞龙,黄婧,吴晓梅,林代炎. 2016
[4]福建省农菌结合与循环利用模式. 卢政辉,廖剑华. 2014
[5]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开发耦合体系构建与模式应用. 黄秀声,翁伯琦,钟珍梅,黄勤楼,陈钟佃,冯德庆. 2011
[6]“猪-沼-茶”循环模式研究. 钟珍梅,黄秀声,冯德庆,陈钟佃,黄勤楼. 2007
[7]食用菌产业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研究进展与对策建议. 黄小云,韩海东,黄秀声,钟珍梅,罗涛. 2018
[8]南方优质肉鸭种苗产业体系构建与关键技术集成推广. 缪中纬,黄勤楼,郑嫩珠,朱志明,辛清武. 2014
[9]创意设计要素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徐慎娴,林国华. 2014
[10]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主体属性. 刘波,丁中文,唐建阳,黄献光. 2012
[11]论新时期加快技术创新与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林国华,林卿. 2003
[12]福建省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帮扶实践经验与思路建议. 王丰,周江梅,杨小裕. 2024
[1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尹利军,吴声怡,邓启明,吴兴南. 2004
[14]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张磊,杨如兴. 2011
[15]漳平水仙茶饼采制技术概述. 张文锦,朱留刚,孙君. 2014
[16]增强福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的研究. 陈奇榕,翁伯琦,黄华弟. 2006
[17]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福建)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朱志明. 2018
[18]创意设计要素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徐慎娴. 2014
[19]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叶菁,翁伯琦,雷锦桂. 2012
[20]福建葡萄产业和栽培技术创新. 郑铭西,李祖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秀珍菇工厂化生产豆粕替代型优化配方初探
作者:林弘毅;卢政辉;柯斌榕;陈国平;兰清秀
关键词:秀珍菇;工厂化;配方;优化
-
不同竹笋加工废弃物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应正河;李昕霖;柯斌榕;卢政辉
关键词:竹笋加工废弃物;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产量
-
香菇网格架墙式托盘栽培模式初探
作者:郑永德;卢翠香;邱春锦;卢政辉;陈政明;李碧琼;张祖堂;林俊扬;陈章娥;冯剑青
关键词:香菇;栽培技术;网格架托盘
-
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流程
作者:卢政辉;柯斌榕;王海霞;兰清秀;吴寿华;卫秀英;廖剑华
关键词: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双孢蘑菇;流程
-
秀珍菇主栽品种遗传差异及农艺性状比较
作者: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卢园萍;林弘毅;李亚茹
关键词:肺形侧耳;子实体;主栽品种;遗传差异
-
三株野生秀珍菇驯化栽培与出菇特性比较
作者: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林弘毅
关键词:秀珍菇;子实体;农艺性状;驯化栽培
-
半合成和天然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
作者:兰清秀;柯斌榕;卢政辉;马璐;黄晨阳;廖剑华
关键词:半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秀珍菇;菌种;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