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芝担孢子交配型的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柯斌榕

作者: 柯斌榕 1 ; 卢政辉 2 ; 郭丽羡 1 ; 吴小平 2 ; 兰清秀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4

2.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4

3.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关键词: 紫芝;孢子单核体;交配型测定;遗传多样性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4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页码: 00000073-00000078

摘要: 本文以紫芝的担孢子萌发获得的单核菌株为实验材料,采用三轮杂交法,OWE-SOJ技术及核迁移技术对其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因子进行准确测定.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紫芝为四级性异宗结合菌类,x2检验表明其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交配型分离比例符合1∶1的预期,不同交配型孢子的单核体符合1∶1∶1∶1的分离规律.本研究并没有发现重组型的交配型因子出现,这可能与交配型因子中各亚基的距离较近,重组率较低有关。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开展,赤芝的交配型因子结构已经得到了绘制,这将有助于指导交配型因子的深入研究。同时研究过程发现,不同的抱子单核体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孢子单核体遗传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今后紫芝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分类号: S567.310.37

  • 相关文献

[1]紫芝超细粉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朱金荣. 2007

[2]柱前衍生与柱后衍生法检测紫芝药材中氨基酸. 陈丽艳,陈体强,徐洁. 2007

[3]紫芝栽培品种‘武芝2号’(‘紫芝S2’)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陈体强,徐晓兰,石林春,钟礼义. 2021

[4]鉴别紫芝菌株的PCR引物筛选及其序列比对验证. 钟礼义,陈体强,刘新锐,应正河,杨驰. 2020

[5]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 陈体强,李开本,林兴生,徐洁,郑宇,林章余. 2001

[6]紫芝担孢子交配型的鉴定. 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郭丽羡,兰清秀. 2016

[7]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芝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吴建国,王宏雨,吴岩斌,陈体强. 2012

[8]紫芝基因组rDNA序列特征及ITS2二级结构比较. 陈体强,徐晓兰,石林春,应正河,钟礼义. 2023

[9]我国南方部分灵芝产区栽培品种调查鉴定与分析. 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兰清秀,钟锦生. 2016

[10]紫芝超临界萃取物中3种三萜醇的分离与鉴定. 陈体强,吴锦忠,吴岩斌. 2012

[11]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12]双孢蘑菇SRAP、ISSR、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研究.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10

[13]福建省主要杨桃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韬,车建美,黄素芳,廖汝玉,刘波. 2011

[14]福建鼓山23份朱砂根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邓素芳,杨旸,赖钟雄. 2010

[15]朱砂根品种资源的RAPD分析. 邓素芳,杨旸,赖钟雄. 2009

[16]福建省花生农家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2015

[17]福建省农科院甘蔗自育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和平,张树河,李瑞美,潘世明. 2018

[18]双孢蘑菇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媛,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09

[19]赤芝全基因组SSR位点的筛选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晓兰,陈体强,兰进,陈向东,朱风丽,陈虎,石林春,陈士林. 2020

[20]基于EST-SSR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邵武碎铜茶群体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 杨军,孔祥瑞,王让剑,邱丽玲,郑国华,邱陈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