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茶枝对茶薪菇酚类物代谢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U Li

作者: WU Li 1 ; 吴俐 2 ; SHEN Heng-Sheng 1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Agri-engineering Technology, Fujian Ac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关键词: 茶薪菇;液体培养;油茶枝浸提液;多酚类物质;代谢规律;抗氧化特性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4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页码: 00000155-00000163

摘要: 以未添加油茶枝浸提液的培养基为对照,比较添加2%、4%、8%油茶枝浸提液的茶薪菇液体培养效果,探讨对菌丝生物量、胞内外总酚含量、以及菌丝体提取液和发酵液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抗脂质过氧化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茶枝浸提液作为营养添加底物,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及其对酚类物的代谢转化,且作用效果随添加水平而增强,以8%添加浓度为最佳.浸提液的营养底物,明显优化菌丝的体外抑制卵黄脂质过氧化作用,8%添加组较CK组提高89.4%;但菌丝的体外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却依添加水平而降低,8%添加组较CK组降低25.7%.由于基质浸提液对菌丝胞外代谢转化作用的影响,发酵液中残留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特性随添加水平而提高,尤以对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优化效果明显.研究证实,以8%油茶枝浸提液为最佳添加水平.

分类号: S646.9:S604.7

  • 相关文献

[1]油茶枝浸提液对茶薪菇菌丝酚类物代谢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吴俐,沈恒胜,汤葆莎,杨艺龙,陈君琛. 2016

[2]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栽培珍稀食用菌. 陈君琛,沈恒胜,涂杰峰,汤葆莎,杨嘉金. 2004

[3]茶薪菇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功效评价. 吴俐,翁敏劼,李怡彬,汤葆莎,赖谱富,郑恒光,沈恒胜. 2021

[4]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茶薪菇菌种对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黄挺俊,翁伯琦,江枝和,林勇,肖淑霞. 2002

[5]栽培料纤维转化与食用菌酚类抗氧化营养的关系.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Cao R,Zhou T,Yang R. 2007

[6]油茶枝液体培养茶薪菇菌丝的营养基质动态分析. 吴俐,沈恒胜,汤葆莎,翁敏劼,郑恒光,杨艺龙. 2013

[7]油茶枝作茶薪菇液体培养基质的营养特性分析. 吴俐,沈恒胜,汤葆莎,赖谱富,陈君琛. 2012

[8]茶薪菇发酵产物·OH抑制力测定方法优化. WU Li,吴俐,SHEN Heng-sheng,沈恒胜,TANG Bao-sha. 2018

[9]高温胁迫对枇杷果皮热伤害的抗氧化特性影响. 邓朝军,许奇志,蒋际谋,魏秀清,章希娟,郑少泉. 2012

[10]虎奶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陈济琛,林戎斌,林陈强,蔡海松,郑永标,林新坚. 2005

[11]广叶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优化. 马璐,杨驰,肖冬来,应正河,江晓凌,刘晓瑜,林衍铨. 2020

[12]康乃馨茎尖培养技术的研究. 鲁雪华,郭文杰,林勇. 1999

[13]富硒秀珍菇液体培养菌丝生长规律的动态分析. 张炎灼,吴俐,沈恒胜,陈君琛,孔智伟. 2012

[14]农杆菌介导的双孢蘑菇菌丝转化技术探讨. 蔡志欣,陈美元,廖剑华,李洪荣,郭仲杰,蔡丹凤,王泽生. 2013

[15]秋石斛原球茎液体增殖培养研究. 叶秀仙,林榕燕,黄敏玲,钟淮钦,林兵. 2017

[16]菌核侧耳液体培养及胞外聚合物成分分析. 易骏,陈体强. 2015

[17]脂肪酸及表面活性剂对广叶绣球菌液体培养的作用研究. 刘晓瑜,马璐,杨驰,肖冬来,江晓凌,应正河,林衍铨. 2022

[18]膳食纤维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转化效率的影响. 吴俐,沈恒胜,陈卫伟,汤葆莎,张炎灼. 2011

[19]秀珍菇生物富硒及富集水平.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李怡彬,吴俐.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