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孙建军
作者: 孙建军 1 ; Sun JianJun 2 ; Zhang Hongcheng 1 ; 张洪程 2 ; Wang Shengxuan 1 ; 王生轩 1 ; 郭保卫 1 ; Guo Baowei 1 ; 陈波 3 ; Chen Bo; 魏海燕; Wei Haiyan; Dai Qigen; 戴其根; Xu Ke; 许轲; Yin Haiqing;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扬州225009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
3.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
关键词: 水稻;机械种植;播种期;作物产量;茎蘖数;干物质量;群体生长率
会议名称: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页码: 00000001-00000012
摘要: 为了研明河南省稻-麦两熟区机插条件下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生产上主推的常规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等1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毯状机插小苗种植方式,在豫南稻区的罗山(32.2°N,114.5°E)点,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系统比较分析了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数、干物质量及群体生长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第Ⅱ播期(5月16日)最高,随后呈显著递减趋势;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4种品种类型水稻的产量则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极显著下降趋势,但品种类型间下降幅度不同.杂交迟熟中粳表现出最强的产量优势,且在每一期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类型(P<0.01).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播期变化对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较大,对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播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极显著相关,且在播期影响下各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每穗颖花数>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茎蘖数在拔节期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群体生长率在主要生育时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品种类型间和播期间下降幅度不同.通过本研究笔者初步认为,在河南省豫南稻麦两熟区机插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数、单茎和群体干物质及群体生长率等生长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抢时早播有利于调节机插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形成较高的干物质量和成穗率,协同形成高质量群体进而取得高产.综合机插稻高产及生育安全性考虑,豫南稻区首选杂交迟熟中粳,适宜播期可推迟到5月26日.该研究结果为河南省豫南稻区机插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1.042
- 相关文献
[1]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孙建军,张洪程,王生轩,郭保卫,陈波,魏海燕,戴其根,许轲,尹海庆,霍中洋,陈献功,王付华,王亚,翟顺国,姜明波. 2015
[2]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玉亭,潘晓莹,丁晋利,张洁梅,何方,王越. 2016
[3]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4]不同耕作方式下有机肥施用量对华北潮土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水清,岳克,杜丽君,王更新,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张玉亭,黄绍敏. 2020
[5]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英文).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6]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碱性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张微微,周怀平,黄绍敏,杨军,刘树堂,马俊永,张淑香. 2021
[7]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张德奇,程芳芳. 2011
[8]转双价抗病基因(Glu和Chi)棉花苗期抗病能力初步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娄永尚. 2010
[9]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张德奇,岳俊芹,杨程,秦峰. 2018
[10]谷子冬播技术试验初报. 李君霞,杨国红,卫丽,孟昭桂. 2007
[11]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2]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3]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对砂质潮土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 2014
[14]硼肥对芝麻籽粒性状、芝麻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卫双玲,高桐梅,汪学德,李春明,张海洋,芦海灵. 2013
[15]氮、磷、钾施肥对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王雁楠,张莉,陈献功,徐心志,杨晓平,杨国红. 2018
[16]豫西地区大棚秋延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王志勇,姚秋菊,赵艳艳,郑尽立,高冠英,张晓伟,原玉香,魏小春,张强,蒋武生. 2016
[17]不同施磷水平对小麦光合特性、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岳俊芹,李向东,张德奇,邵运辉. 2014
[18]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NC Jie mei,张洁梅,WU Ji chen,武继承,YANC Yong hui,杨永辉,PAN Xiao ying,潘晓莹,WANG Yue,王越,HE Fang,何方. 2016
[19]氮肥减施条件下夏玉米灌浆期生理生态变化. 张盼盼,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 2019
[20]不同灌溉方式水肥组合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研究.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PAN Xiaoying,潘晓莹,ZHANG Jiemei,张洁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鉴定评价
作者:杨文博;秦子钰;马锦霞;王生轩;王能波;李晶晶;曹言勇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河南省
-
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付景;马梦娟;张骐飞;段居琦;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王亚
关键词:水稻;干湿交替灌溉;施氮量;光合特性;氮代谢酶;氮素吸收利用
-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践创新模式及推进策略
作者:上官彩霞;孙建军;杜涛;路燕;滑留帅
关键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践创新模式;推进策略
-
河南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措施建议
作者:刘诗涵;孙建军;孟瑶
关键词:河南省;花生产业;产业现状;政策建议
-
我国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景丽;孙建军
关键词:养殖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对策建议
-
水晶3号在豫南稻区的直播栽培技术
作者:杨小明;陈庆明;王生轩;王付华
关键词:
-
耐直播粳稻种质资源筛选及其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作者:王付华;李锐;张骐飞;马梦娟;付景;杨文博;王生轩;王越涛;白涛;尹海庆;王亚
关键词:粳稻;种质资源;耐直播;种植密度;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