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对农药的吸收、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程金金

作者: 程金金 1 ; 李勇 1 ; 余向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关键词: 农药残留;植物吸收;组织器官迁移;预测模型

会议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139-00000143

摘要: 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农药的植物累积、组织器官迁移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植物在吸收、迁移土壤农药污染物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有待深入研究之处。首先,需要加强植物吸收农药机理的研究。虽然关于植物吸收土壤农药的途径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部分研究结果仍局限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深人的机理分析还处于初步阶段。其次,需要完善植物吸收农药模型构建的研究。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一些预测模型,但多是以吸收分配平衡假设为基础,实际上由于存在各种原因(农药的代谢或者耗散作用),植物的吸收无法达到平衡,这就导致了模型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性。因此,需要在获得精确的基础数据之上,把更多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这样建立的预测模型才更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分类号: S481

  • 相关文献

[1]基于果皮吸光度差值指标(IAD)的桃果实成熟度判定及其预测模型探讨. 张斌斌,彭斌,张春华,宋志忠,马瑞娟. 2017

[2]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3]温度对水芹贮藏品质的影响与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佳佳,刘凤军,牟建梅,徐瑶. 2016

[4]托盘包装鲟鱼中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的生长动力学及货架期预测. 桂萌,章志超,刘恩歧,李平兰. 2016

[5]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狄华涛,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琴燕. 2012

[6]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软件研制与应用.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 2010

[7]即食牛乳中沙门氏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韩晗,李雪敏,韦晓婷,魏昳,张秀芬,姜金仲,王冉. 2016

[8]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水稻冠层SPAD值预测研究. 田婷,张青,徐雯. 2023

[9]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奶牛场养殖监控平台设计. 仇振升,胡肄农,刘建龙,段恩泽,田雨,柏宗春. 2024

[10]食源性大肠杆菌在即食食品中的生长预测模型. 张辉,杨振泉,赵隽,王冉. 2011

[11]绿盲蝽中期预测模型的组建与应用. 肖留斌,王凤良,陈华,王震,柏立新. 2015

[12]氯氰菊酯在露地和大棚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刘腾飞,杨代凤,钱辉,陆皓茜,董明辉. 2015

[13]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刘腾飞,杨代凤,张丽,董明辉. 2017

[14]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在大棚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杨代凤,毛健,刘腾飞,钱辉,董明辉. 2017

[15]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降解速度及残留风险探析. 刁春友,徐炜枫,沈迎春,钱忠海,潘以楼. 2017

[16]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刘腾飞,董明辉,杨代凤,张存政,顾俊荣,徐德良. 2018

[17]炔螨特在桑树及土壤中的残留特性. 沈燕,王冬兰,刘贤进,吴长付,孙星,马尧瑶. 2012

[18]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李俊霞,马丽雅,林河通,袁建军,余向阳. 2021

[19]基质栽培草莓品种比较及对产量品质影响. 吴绍军,杨年福,沈虹,孟佳丽,张黎杰,周玲玲,余翔,田福发. 2021

[20]连年规模稻鸭共养对稻田土壤性状、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纪力,邵文奇,陈富平,董青君,章安康.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