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Zhang Yan
作者: Zhang Yan 1 ; 张延 2 ; Fan Ruqin 3 ; 范如芹 1 ; Liang Aizhen 1 ; 梁爱珍 1 ; Zhang Xiaoping 1 ; 张晓平; Chen Xuewen; 陈学文; Sun Bingjie; 孙冰洁;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102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关键词: 黑土;耕作方式;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特征
会议名称: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土壤学会
页码: 00000458-00000466
摘要: 以采自吉林省德惠市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地免耕和常规耕作小区土壤为供试材料,分别对4~1mm、1~0.25mm、0.25~0.053mm及4~1mm与1~0.25mm压碎团聚体在室内培养160d,测定培养前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CO2释放量.矿化培养前免耕处理下各级别团聚体中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常规耕作.培养期内免耕处理下各级别团聚体累积有机碳矿化量高于常规耕作,其中4~1mm、1~0.25mm、0.25~0.053mum以及压碎重组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量分别比常规耕作高22.5%、27.85%、36.1%和22.4%.两种耕作方式下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直径减小而降低,免耕土壤大团聚体结合态碳比常规耕作更易矿化,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规耕作,压碎团聚体结合碳矿化量大于未压碎团聚体.说明免耕土壤大团聚体结合碳较常规耕作土壤更为活跃,好氧条件下SOC更易矿化损失.大团聚体结合碳较微团聚体更不稳定,当大团聚体破碎后有机碳因失去保护而矿化加剧.
分类号: S152.481
- 相关文献
[1]稻秸沼渣矿化特征及对青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高白茹,常志州,叶小梅,毛正荣,邹敦强,杜静,徐跃定,张建英. 2012
[2]引黄灌溉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杨飞霞,曹广超,于东升,史学正,董林林. 2018
[3]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张四伟,张武益,王梁,朱利群,顾克军,章红运,卞新民. 2012
[4]饲草—山羊—土壤生态系统中~(14)C的循环. 黄东迈,朱培立,李庆康,余晓鹤,于杰,艾玉春,朱献玳,陈炳松. 1994
[5]玉米、三叶草秸秆和蚯蚓堆肥施用对黄河故道潮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白洁瑞,刘庆峰,于建光,陈小云,肖新,李勇. 2021
[6]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2009
[7]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汪波,季桦,熊飞,张琛,刘建. 2013
[8]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2012
[9]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江玉萍,鞠倩,姜晓静,赵志强,李晓,吕敬军,姜言生,倪皖莉,陈志德. 2013
[10]麦秸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刘建. 2018
[11]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高亚军,朱培立,黄东迈,王志明,李生秀. 2000
[12]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2014
[13]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20
[14]长期免耕及常规耕作对土壤胡敏酸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范如芹,罗佳,严少华,杨学明,张振华. 2015
[15]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氮素肥力的影响.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李生秀. 2000
[16]麦草还田及耕作方式对稻田水氮、磷浓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普平,常志州,孙丽,薛新红. 2004
[17]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及结构的影响. 胡乃娟,张四伟,杨敏芳,顾克军,韩新忠,张政文,卞新民,朱利群. 2013
[18]中国主要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养分和微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19
[19]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杨秀梅,杜小凤,李刚华,孙爱侠,钱新民,贾艳艳,文廷刚,李正鹏. 2021
[20]耕作方式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生长季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懿;杜建军;张振华;陈海斌;郭佳明;范如芹;李晓波
关键词:秸秆还田;秸秆发酵还田;生物腐熟剂;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有机质
-
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环境风险及锰氧化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迪;李赟;卢信;范如芹;刘丽珠;高岩;童非;张振华
关键词:锰氧化物;抗生素;修复
-
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材料修复效果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非;谢玉峰;张振华;张娜;朱阳春;樊广萍;刘丽珠;卢信;范如芹;陈静
关键词:重金属;砷;土壤污染;钝化修复;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
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作者: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张振华
关键词:秸秆还田;秸秆有机肥;生物炭;腐殖质组分;土壤有机碳
-
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对栽培基质性能与节水量的影响
作者:范如芹;罗佳;李赟;卢信;刘丽珠;张振华
关键词:高吸水树脂;无土栽培基质;调理剂;节水农业;蕹菜
-
增施有机肥对黄泛冲积区贫瘠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奇;张振华;刘丽珠;范如芹;艾玉春;卢信
关键词:贫瘠土壤;有机肥;土壤理化性状;生物功能;玉米产量
-
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作者:张娜;杨双;童非;朱阳春;范如芹;卢信;刘丽珠;穆春生;张振华
关键词:芦苇;淹水;干旱;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