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椒疫病田间防控和保产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徐伟松

作者: 徐伟松 1 ; 朱庆胜 2 ; 谭宏图 2 ; 周振标 1 ; 蒲小明 3 ; 洪政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厅,广东 广州 510500

2.陵水县农业技术管理局,海南 陵水 572400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关键词: 辣椒疫病;杀菌剂;药效分析;安全性

会议名称: 第三十二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主办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页码: 00000159-00000162

摘要: 辣椒疫病对辣椒整个生长期茎、叶、果均可侵染为害.辣椒疫病病原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近年来,疫病在蔬菜保护地发生日期趋严重,已成为影响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一般造成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本文对申嗪霉素、氟啶胺和甲霜·霜脲氰、唑醚·喹啉铜等几种制剂产品进行了田间药效研究,以了解其对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安全性,探讨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分类号: S436.418.1

  • 相关文献

[1]一种复配剂对辣椒疫病防控作用研究. 谭宏图,朱庆胜,徐伟松,蒲小明,洪政,陈侨. 2016

[2]几种杀菌剂防治芦荟炭疽病药效试验初报. 蒋林,周兴挺,曾晓,田世尧,徐鸿华. 2005

[3]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叔青,胡栓红,杨志刚,陈聪,徐晓美,高婧,王勇,赵君. 2015

[4]化学药剂增效配方对辣椒疫病的控制作用. 蒲小明,林壁润,沈会芳,张景欣,黄宁. 2014

[5]广东辣椒疫霉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李智军,龙卫平,郑锦荣,雷建军. 2007

[6]新型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余宏达,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周娟,陈霞. 2017

[7]辣椒疫病抗病性状的SRAP标记. 曾莉,徐小万,李颖,罗少波,王恒明,田永红. 2011

[8]复方蒲公英喷雾剂的安全性研究. 唐兴刚,郭世宁,魏光伟,彭新宇,石达友,陈志虹. 2011

[9]甘蔗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曾凡云,冯翠莲,杨本鹏. 2014

[10]苯砜唑应用技术研究(二). 倪宏丹,张雅凤,张雪林,张人君,郑本欣. 1999

[11]浅谈新一代饲料添加剂——天然植物提取物苜草素、杜仲素、糖萜素. . 2004

[12]国内外除草剂发展动态及具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介绍. 谢志澄. 1979

[13]不同菠萝品种 杀菌剂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 窦同心,孟祥春,张爱玉,张昭其. 2011

[14]杀菌剂在荔枝贮藏过程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管控研究. 邓义才,骆冲,马锞,叶倩,黄健祥. 2018

[15]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评价. 冯爱卿,陈深,汪聪颖,杨健源,封金奇,陈凯玲,陈炳,朱小源. 2021

[16]1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抑菌持效期及田间防效试验. 蓝国兵,何自福,于琳,汤亚飞,李正刚,邓铭光,佘小漫. 2019

[17]7种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评价. 冯爱卿,陈深,汪聪颖,陈凯玲,封金奇,杨健源,曾列先,朱小源. 2020

[18]8种杀菌剂对梅片树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李静宇,蒲小明,蒲浩杰,孙金锴,张冬生,王继华. 2021

[19]几种新杀菌剂对柑桔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彭埃天,谭耀华,吴泳梅,宋晓兵,陈玉托,李荣俭,陈志强. 2008

[20]新杀菌剂双炔酰菌胺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习平根,姜子德.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