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12个高丹革新品系在半干旱区品比试验筛选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国栋

作者: 王国栋 1 ; 贺春贵 1 ; 林益民 2 ; 何振富 1 ; 王剑诏 2 ; 顾娴 1 ; 郝生燕 1 ; 邹凤轩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丹草;品种选育;干草产量;农艺性状

会议名称: 第五届(2018)中国草业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业协会

页码: 00000197-00000202

摘要: 2017年在定西市以海牛品种为对照,对选育的12个高丹草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12个高丹草新品系和对照海牛适应性强,抗旱、抗倒折、抗病虫性能显著.2)参试的12个高丹草新品系和对照海牛,在当年均完成了生育期,生育期为139d~169d.3)2017年折合干草产量最高的LC-6、JC16-6和LC-9,折合干草产量达到19706.2kg.hm-2、18927.19kg.hm-2和17470.97kg.hm-2,分别比对照高出14.79%、10.26%、1.77%.4)糖锤度最高的为LC-6、LC-8、LC-9、LC-7,分别为15.08、13.68、13.40、13.20,显著高于其他9个新品系.5)LC-6、JC16-6和LC-9干草产量均排名前三位,LC-6、LC-9糖锤度显著高于JC16-6,因而综合新品系抗性、草产量和糖锤度等多因素考虑,LC-6和LC-9的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种植更具优势.

分类号: S540.3

  • 相关文献

[1]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罗健科,张克厚,王泽宇,张平珍,南铭. 2025

[2]干旱缺水对陇中旱作区饲草型小黑麦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侯云鹏,张明,文殷花,权小兵,王会蓉,周丽娜,沈慧,张健. 2025

[3]6个陇薯品种在榆中的表现. 郑永伟,李掌,曲亚英,白永杰,文国宏. 2021

[4]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王国栋,贺春贵,何振富,顾娴,郝生燕,邹凤轩,刘陇生. 2020

[5]种植密度对陇东旱塬区光敏型高丹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刘陇生. 2018

[6]光敏型高丹草在陇东旱塬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何振富,贺春贵,魏玉明,刘陇生. 2015

[7]当归育种研究进展.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张东佳,武伟国,孙裕. 2018

[8]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选育报告. 王宜云,潘永东,王效宗. 2000

[9]玉米新杂交种陇单9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杨彦忠,李志明,连晓荣. 2013

[10]极早熟谷子新品系8911-6H-5选育报告. 吴国忠,黄毓伟,杨天育. 2000

[11]甜菜新品种陇糖2号选育报告. 漆燕玲. 1999

[12]玉米新品种陇单3号的选育.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王振军,王国华,李雪琴. 2005

[13]高抗丰产优质冬小麦品种陇鉴386的选育. 陈光荣,张国宏,雍致明,李兴茂,王立明,倪胜利,高世铭. 2011

[14]提升甘肃省玉米种业创新能力的思考. 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王晓娟,连晓荣,周文期,李永生,刘忠祥. 2022

[15]优质丰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1选育报告. 杨随庄,杨晓燕,张华瑜. 2001

[16]高水分利用效率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生理途径分析. 张绪成,杨芳萍,杨发荣. 2013

[17]早熟谷子新品系73-153-1-7-2选育报告. 吴国忠,陈学君,何继红. 2000

[18]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宁冬20号的选育. 辛娟,王峰,周刚,虎芳芳,雷小利,张刚. 2022

[19]玉米新杂交种陇单8号选育.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李志明. 2016

[20]葡萄品种醉人香选育研究报告. 高彦仪,侯伯平,王发林,郝燕.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