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KE Bin-Rong
作者: KE Bin-Rong 1 ; 柯斌榕 1 ; LANG Qin-Xiu 1 ; 兰清秀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0014
关键词: 双孢蘑菇产业;工厂化栽培;技术创新;竞争能力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6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页码: 00000010-00000021
摘要: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概述了双孢蘑菇产量变化现状与趋势,对福建地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进行综述,就栽培品种,制种工艺,培养料制备,覆土材料,新型原材料开发,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栽培模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发现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福建省双孢蘑菇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号: F326.13
- 相关文献
[1]纪念中国双孢蘑菇产业的先驱者-王贤樵教授级高工. 王泽生. 2017
[2]绣球菌的生产现状与保健功效. 林衍铨. 2021
[3]细菌感染对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影响试验. 赖腾强,林兴生,雷文俊,余应瑞,张平. 2010
[4]金针菇闽金1号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 应正河,林衍铨,马璐,江晓凌. 2013
[5]福建省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 阮海东,陈秀娟,林程,林戎斌. 2015
[6]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48'. 陈美元,廖剑华,郭仲杰,蔡志欣,卢园萍,吴少聪,王泽生. 2023
[7]不同配方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研究. 林兴生,林衍铨,林占嬉. 2009
[8]双孢蘑菇新菌株W2000和W192工厂化栽培试验. DAI Jian-qing,戴建清,Zeng Zhiheng,曾志恒,Cheng Yi. 2013
[9]不同培养料对姬松茸工厂化栽培的影响. 廖剑华,郭仲杰,李洪荣,陈美元,蔡志欣. 2017
[10]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主体属性. 刘波,丁中文,唐建阳,黄献光. 2012
[11]论新时期加快技术创新与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林国华,林卿. 2003
[12]福建省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帮扶实践经验与思路建议. 王丰,周江梅,杨小裕. 2024
[1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尹利军,吴声怡,邓启明,吴兴南. 2004
[14]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张磊,杨如兴. 2011
[15]漳平水仙茶饼采制技术概述. 张文锦,朱留刚,孙君. 2014
[16]增强福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的研究. 陈奇榕,翁伯琦,黄华弟. 2006
[17]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福建)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朱志明. 2018
[18]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叶菁,翁伯琦,雷锦桂. 2012
[19]福建葡萄产业和栽培技术创新. 郑铭西,李祖强. 2010
[20]白茶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秀珍菇工厂化生产豆粕替代型优化配方初探
作者:林弘毅;卢政辉;柯斌榕;陈国平;兰清秀
关键词:秀珍菇;工厂化;配方;优化
-
不同竹笋加工废弃物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应正河;李昕霖;柯斌榕;卢政辉
关键词:竹笋加工废弃物;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产量
-
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流程
作者:卢政辉;柯斌榕;王海霞;兰清秀;吴寿华;卫秀英;廖剑华
关键词: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双孢蘑菇;流程
-
秀珍菇主栽品种遗传差异及农艺性状比较
作者: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卢园萍;林弘毅;李亚茹
关键词:肺形侧耳;子实体;主栽品种;遗传差异
-
三株野生秀珍菇驯化栽培与出菇特性比较
作者: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林弘毅
关键词:秀珍菇;子实体;农艺性状;驯化栽培
-
半合成和天然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
作者:兰清秀;柯斌榕;卢政辉;马璐;黄晨阳;廖剑华
关键词:半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秀珍菇;菌种;保藏
-
不同温度和培养基对秀珍菇木霉共培养的影响
作者:兰清秀;柯斌榕;卢政辉;马璐;黄晨阳;廖剑华
关键词:秀珍菇;温度;培养基;木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