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XIONG You-sheng

作者: XIONG You-sheng 1 ; 熊又升 2 ; XIONG Han-feng 2 ; 熊汉锋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武汉430064

2.鄂州职业大学,鄂州436000

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0

关键词: 鲜食玉米;施肥技术;作物产量;养分利用率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页码: 00000218-00000221

摘要: 根据鲜食玉米营养特性和新型肥料的供肥特性,设计施用氮磷钾养分总量24kg·666.7m-2为适宜片量的中心项,并采用不同新型肥料(缓控释肥料和生物有机专用肥)一次性施用技术,与常规化肥进行比较,旨在探讨鲜食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鲜食玉米有机无机专用肥会显著地影响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提高其指标含量;使用鲜食玉米有机无机专用肥处理的玉米物增产幅度最高,较对照增产36.12%,纯增收增加440.4元·666.7m-2;玉米收获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存在差异,施用有机无机专用肥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常规化肥的处理;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施用有机无机专用肥.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湖北中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东海,陈云峰,李双来,乔艳,张智,胡诚. 2019

[2]新型肥料在稻-油轮作制中的施用效果. 熊又升,熊汉锋,谢媛园,樊红霞,徐小羽,刘喻,周剑雄,刘威,王时秋. 2023

[3]优化施肥对鄂西高山萝卜-甘蓝轮作体系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剑雄,田威,赵书军,徐大兵,韩伟,陈细桂. 2023

[4]菠菜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胡学玉,刘寒迁,张继铭. 2003

[5]几种水生蔬菜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刘冬碧,熊桂云,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余延丰. 2017

[6]郑麦9023的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 张宇庆,黄荣华,庄宗英,高春保. 2005

[7]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冬碧,夏贤格,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吴茂前. 2017

[8]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熊又升,袁家富,赵书军,柴彦君,彭成林,徐祥玉. 2009

[9]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0]长期施钾对作物增产及土壤钾素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陈防,鲁剑巍,万运帆,刘冬碧,许幼生. 2000

[11]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鲜食玉米生育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旭,熊又升,谢媛圆,朱秀秀. 2021

[12]湖北省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张旭,秦慧豹,熊又升,谢媛圆,张国忠,刘威,徐祥玉. 2020

[13]鲜食玉米干物质和养分动态累积与分配特征. 张旭,熊又升,贺正华,张国忠,谢媛圆,刘威,徐祥玉. 2021

[14]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熊又升,熊汉锋,邵一平,徐祥玉,徐大兵. 2016

[15]控释尿素条施深度对鲜食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威,周剑雄,谢媛圆,薛欣欣,熊汉锋,徐芳森,袁家富,熊又升. 2019

[16]鲜食玉米品种的筛选. 熊又升,熊汉锋,张明祥,杨艳斌,徐大兵,刘威. 2017

[17]包膜尿素和氮肥增效剂对鲜食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谢媛圆,熊又升,孙琛,李佳莹,周剑雄,徐芳森. 2022

[18]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下鲜食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刘威,周剑雄,谢媛圆,徐祥玉,袁家富,徐芳森,熊汉锋,熊又升. 2018

[19]不同施肥对桑树光合特性及产叶量的影响. YU Cui,于翠,YE Chuhua,叶楚华,DENG Wen. 2012

[20]湖北省土壤有效硼状况及施用硼肥对油菜、棉花、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马朝红,胡时友,杨利.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