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转运特性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温立玉

作者: 温立玉 1 ; 张慧 1 ; 薛艳芳 1 ; 高英波 2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济南市,250100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济南市,2

关键词: 玉米;品种选育;花粒期;氮素转运特性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12-00000013

摘要: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氮肥施用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然而氮肥不合理施用造成氮肥利用率下降,同时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优化施氮、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己成为玉米高产高效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作物基因型在吸收利用氮素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挖掘玉米本身遗传潜力,筛选或培育氮高效利用玉米杂交种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前人已从品种、氮素用量、氮素类型和施氮时期等方面,针对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及氮素利用率开展了大量研究.本研究在前期筛选出氮高效型玉米杂交种基础上,进一步从溯源的角度重点探析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花粒期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特性,以期为氮高效型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0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转运特性. 温立玉,薛艳芳,张慧,张秀清,高英波,刘开昌,李宗新. 2019

[2]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513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凤新,张妤,孙志超,蔡鑫茹,邢跃先,夏远峰,檀国庆. 2016

[3]由2015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探讨美国玉米育种. 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任军,李淑华,于明彦,才卓,徐国良,李万良. 2016

[4]东北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 于明彦,吴景彬,郭琦,刘小丹,任军,代玉仙,徐国良. 2020

[5]玉米自交系吉V022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刘兴二,焦仁海,仲义,夏远峰,吴凤新,蔡鑫茹,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孙志超,邢跃先. 2023

[6]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441选育报告. 刘小丹,任军,代玉仙,李淑华,于明彦,才卓,徐国良. 2014

[7]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现状及选育途径初探. 张志军,刘文国,张建新,丁仕波,焦仁海. 2004

[8]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研究. 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候宗运,仲义,刘兴贰. 2012

[9]适于机械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 徐艳荣,候宗运,代秀云,仲义,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 2013

[10]从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目标探讨耐密玉米品种选育. 徐艳荣,仲义,侯宗运,代秀云,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 2012

[11]早熟、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吉单189的选育研究. 孙发明,焦仁海,刘兴贰,徐艳荣. 2008

[12]早熟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吉单602的选育研究. 孙发明,刘兴二,焦仁海,金明华,才卓,徐艳荣,王绍萍. 2007

[13]玉米杂交种亨达22选育技术报告. 武海锋,刘斌,李红,王玉锋,田伟华. 2011

[14]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研究. 孙发明,焦仁海,李凤任,刘兴二,徐艳荣,金明华,王绍萍,才卓,苏桂华,苏义臣. 2005

[15]优质早熟玉米新品种吉单612的选育. 焦仁海,侯运义,徐艳荣,代秀云,仲义,侯宗运,刘兴二*,孙发明. 2013

[16]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32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代玉仙,徐国良,才卓,李淑华,刘向辉,董亚琳. 2007

[17]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255的选育与推广. 柳迎春,许明学,夏远峰,刘爱华,于明彦,代秀云,刘喜尧. 2004

[18]优质早熟玉米杂交种吉单414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国良,代玉仙,才卓,刘向辉,董亚琳,李淑华. 2005

[19]玉米新品种"福莱130"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 李开俊,张占金,沈利国,刘喜明,仲新宇,王博. 2024

[20]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福莱62"选育及配套栽培要点. 许中明,李芮莹,侯杰,王铁成,沈利国.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