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探墒播种对土壤环境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伟

作者: 张伟 1 ; 翟广谦 1 ; 张冬梅 1 ; 姜春霞 1 ; 刘恩科 1 ; 杨柯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山西省太原市030031

关键词: 玉米;探墒播种;土壤环境;苗期发育;农艺性状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63-00000065

摘要: 干旱少雨、时空分布不均是山西省的基本气候特征."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春旱缺墒造成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是该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春旱,农业生产上有很多措施如播前灌溉、坐水点种等,但均为补墒的措施.探墒播种是一种仅依靠土壤自有墒情即可实现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本试验研究不同探墒播种深度对土壤耕层水分、地温等环境变化对玉米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将农艺技术和农机紧密结合,实现了农艺技术的机械化,为区域作物适期播种和稳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农田残膜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解红娥,李永山,杨淑巧,王娇娟,吴秀峰,武宗信. 2007

[2]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 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杨柯,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 2019

[3]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晋凡生,张宝林. 2000

[4]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5]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6]耐密玉米杂交种丰产性及相关性状研究. 高晓英,王长彪,路贵和. 2019

[7]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郗小倩. 2018

[8]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9]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10]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文忠,王慧慧,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1]盐碱地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洁,阎世江. 2020

[12]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3]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14]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 2016

[15]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耀东,刘建霞,温日宇,郑联寿,樊丽生,姜庆国. 2010

[16]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忻黄单84的选育. 陈保国,白永新,张润生,李鹏. 2012

[17]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18]玉米农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钟改荣,卢保红,魏荣业,杜如珊,张广峰. 2013

[19]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20]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武兰芳.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