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齐齐哈尔地区水分高效利用型玉米品种筛选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徐婷

作者: 徐婷 1 ; 樊景胜 1 ; 连永利 1 ; 赵伯仁 1 ; 曲忠诚 1 ; 李青超 1 ; 赵索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关键词: 玉米;品种选育;抗旱性状;水分利用效率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73-00000074

摘要: 随着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日益频繁,人类已面临水缺乏问题的严重挑战.缺水带来的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影响之一是作物减产.玉米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需水较多,对干旱比较敏感的作物,因此,选育抗旱品种对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的稳产性意义重大.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评价玉米耐旱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筛选培育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品种,达到生物节水的目的,是抗旱节水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对玉米的抗旱性的鉴定指标的研究较多,而对玉米抗旱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较少,筛选水分高效利用的抗旱玉米品种对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研究选用适宜当地12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水分高效利用型玉米品种3-5个.

分类号: S513.03

  • 相关文献

[1]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7

[2]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 2015

[3]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匡恩俊,韩锦泽,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6

[4]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鹏玉14的选育. 王俊强. 2021

[5]玉米新品种边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瑶,巩双印,张崎峰,陈海军,陈凤芝,吴晓彬,李金良. 2021

[6]早熟、高产、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8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李文华. 2019

[7]高产玉米新品种龙单9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王明泉,李春霞,龚士琛,苏俊,闫淑琴,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任洪雷,胡少新,杨剑飞,刘畅. 2020

[8]青饲和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宋锡章. 2003

[9]玉米新品种江单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2007

[10]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黑育1号的选育研究. 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林红,潘丽艳. 2007

[11]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龙辐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 祁永红,李春秋,王巍,武博. 2005

[12]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辐玉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赵韦,李春秋,祁永红,王巍,王巍,武博. 2013

[13]国审玉米新品种富尔21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徐婷,王玉杰,常大军,王俊强,韩业辉,周超,马宝新,李铁. 2023

[14]玉米新品种龙单35的选育与应用.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2006

[15]早熟春玉米杂交种龙单20的选育及应用. 苏俊,李春霞,龚世琛,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钟占贵,王明泉. 2003

[16]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龙育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 2007

[17]合玉19玉米新品种选育. 王立秋,任宪国,孟凡祥,田心久,蒋佰福,朱忠林,王谦玉. 2001

[18]玉米新品种江单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2009

[19]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杨国伟. 2017

[20]国审玉米新品种富单92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周超,常大军,李海涛,钱光明,李铁,王俊强,韩业辉,徐婷.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