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郑洪兵
作者: 郑洪兵 1 ; 刘武仁 2 ; 郑金玉 3 ; 罗洋 1 ; 李瑞平 2 ; 王浩 1 ; 齐华 2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长春130033
2.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3.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866
关键词: 玉米;耕作方式;生长发育;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23-00000124
摘要: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二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已由过去的以食用为主,逐渐发展成为作饲料为主的粮、饲、经兼用作物.众所周知玉米90%-95%以上的干物质是由光合作用而形成的,而光合作用是作物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形成有机物多少直接决定着作物生物产量的高低.通过测定玉米形态和生理指标,探讨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玉米形态和生理指标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影响产量的关键性指标,为创制适宜的耕作方法,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玉米出苗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冯艳春,罗洋,李瑞平,李伟堂,王浩,刘武仁,郑金玉,郑洪兵. 2018
[2]播期对东北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魏雯雯,谷岩,吴杨,吕艳杰,曹玉军,姚凡云,胡文河,王永军. 2017
[3]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2023
[4]保护性耕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生物肥力与化学肥力的相关性研究.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徐凤双,赵兰坡. 2010
[5]不同耕层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罗洋,郑金玉,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4
[6]不同耕作方式下便携式播种器播种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于永恒,李德陆,韩逛武,李清兰,高褔生,赵洪祥,方向前. 2019
[7]东北春玉米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王晓慧,任英,曹玉军,魏雯雯,刘春光,王永军,韩喜国. 2020
[8]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范作伟,陈帅民,李阳阳,高玉山,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吴海燕. 2021
[9]东北黑土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苗情的影响. 李奇峰,陈阜,张海林,刘武仁,郑金玉. 2007
[10]东北春玉米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磷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刘春光,任英,刘双利,罗丙海,曹玉军. 2017
[11]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叶片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李征,胡庆生,杨秀梅. 2012
[12]玉米施用硅肥田间定位试验研究. 高玉山,毕业莉,姜柏臻,崔汉成,方力,宋殿友,宁连荣. 2002
[13]重金属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曹铁华. 2010
[14]干旱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徐晨,赵鑫,陈宝玉,胡宇,曹铁华. 2018
[15]吉林省中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瑞平,罗洋,郑洪兵,王浩,刘武仁,郑金玉. 2020
[16]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播种机播种速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高德全,于永恒,马凤利,邱义图,郑军虎,贾振宇,于慧玲,于晶,郝世明,方向前. 2020
[17]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菲,李洪霄,宫庆友,张晗菡,李海涛,刘霞. 2019
[18]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3
[19]不同滴灌模式下玉米光合响应特征、水分利用及生长发育. 徐晨,张丽华,于江,赵仁杰,孙宁,闫伟平,赵洪祥,李前,张治安,边少锋. 2023
[20]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 徐晨,边少锋,赵洪祥,张丽华,闫伟平,历艳璐,王俊鹏,张治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水分特征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作者:郑洪兵;罗洋;隋鹏祥;李瑞平;王浩;任英;袁野;周思琪;田圣陶;刘武仁;郑金玉
关键词:秸秆还田;黑土;水分特征;土壤结构;三相比R值
-
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作者:郑洪兵;赵洪梅
关键词:山东省;夏玉米;种植密度;干物质;产量;倒伏
-
典型黑土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瑞平;谢瑞芝;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王浩;刘武仁;郑金玉;李少昆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
长期耕作对黑土有机碳储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田圣陶;罗洋;隋鹏祥;王浩;任英;周思琪;刘海峰;郑金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氨基糖;微生物残体碳;酶活性
-
长期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对农田黑土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周思琪;罗洋;隋鹏祥;王浩;任英;郑洪兵;李瑞平;赵宇;袁野;田圣陶;傅民杰;郑金玉;刘武仁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深松;黑土;化学计量比
-
旋耕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棕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作者:隋鹏祥;廉宏利;王峥宇;姜英;齐华;罗洋;郑金玉
关键词:条带旋耕;秸秆还田;土壤细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群落多样性
-
基于最小数据集评价耕作方式对黑土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作者:袁野;王浩;罗洋;隋鹏祥;李瑞平;郑洪兵;朴锦;刘武仁;郑金玉
关键词:耕作方式;黑土;耕层土壤;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