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滴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侯云鹏

作者: 侯云鹏 1 ; 孔丽丽 1 ; 尹彩侠 1 ; 秦裕波 1 ; 李前 1 ; 于雷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长春 130033

2.农业部东北

关键词: 春玉米;滴灌施肥;施氮量;土壤无机氮;氮素平衡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42-00000144

摘要: 吉林省西部是东北春玉米的主产区之一,也是中国典型的半干旱农业区.该区域干旱少雨,田间蒸发量远高于年降雨量,导致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以上.近年来,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被引入到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缓解了春旱和水分无效蒸发等问题,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目前在玉米膜下滴灌的氮肥管理上,大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仍然大量施用氮肥.过量施氮不仅使肥料损失严重、利用率较低,同时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使土壤氮素盈余量不断增加,导致农田氮素以径流、淋溶等形式大量损失,加剧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因此,明确滴灌施肥中氮肥适宜用量已成为该区域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滴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2018

[2]氮肥对吉林春玉米产量、农学效率和氮养分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2016

[3]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窦森,张秀芝,李强,李素琴,朱平. 2020

[4]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孔丽丽,刘志权. 2019

[5]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于雷,王立春,王蒙. 2018

[6]综合农艺措施实现东北玉米生产和环境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同步提升. 曹玉军,姚凡云,吕艳杰,魏雯雯,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梁杰,王立春,王永军. 2023

[7]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无机氮积累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李前,秦裕波,孔丽丽,尹彩侠,王立春,谢佳贵. 2016

[8]滴灌施氮对东北春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李素琴. 2020

[9]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春玉米氮素的需求规律与适宜施氮量. 蔡红光,袁静超,刘剑钊,闫孝贡,张洪喜,梁尧,任军. 2017

[10]不同施氮量下黑土地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差异. 曹文茁,于振文,张永丽,张振,石玉,王永军. 2024

[11]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2020

[12]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侯云鹏,韩立国,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谢佳贵. 2015

[13]生态集约化养分管理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苗建国,金继运,仇少君,谢佳贵,侯云鹏. 2012

[14]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任军,冯国忠. 2012

[15]松嫩平原水稻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孔丽丽,尹彩侠,侯云鹏,张磊,赵胤凯,刘志全,徐新朋. 2023

[16]吉林黑土区基于玉米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增效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杨建,张之鑫,武巍,宋志锋,钱雪燕,张磊,李海燕. 2024

[17]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孔丽丽,尹彩侠,张磊,刘志全,侯云鹏,高洪军,徐新朋. 2025

[18]东北半干旱区滴灌施肥条件下高产玉米干物质与养分的积累分配特性. 侯云鹏,孔丽丽,蔡红光,刘慧涛,高玉山,王永军,王立春. 2019

[19]东北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途径探讨. 米国华,伍大利,陈延玲,夏婷婷,冯国忠,李前,石东峰,苏效坡,高强. 2018

[20]滴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前,秦裕波,尹彩侠,孔丽丽,王蒙,侯云鹏,孙博,赵胤凯,徐晨,刘志全.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