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葛选良
作者: 葛选良 1 ; 钱春荣 1 ; 于洋 1 ; 宫秀杰 1 ; 郝玉波 1 ; 李梁 1 ; 姜宇博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市南岗区,150086
关键词: 玉米;施肥模式;作物产量;生产效益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74-00000175
摘要: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最北端,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5%,是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松嫩平原中南部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占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3以上,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长年连作,生产上盲目追求高产而采用不合理施肥方式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十分普遍,化肥高施低效、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土壤养分比例失衡、酸化、硝态氮淋洗、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亦逐年加剧,粮食安全生产面临严重威胁.控释肥可减缓或控制养分的释放,肥效期长且稳定,进而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从而减少施肥量和施肥次数,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环境风险。本研究以当地农户传统施肥模式为对照,对比分析了缓释肥一次性机械施用施肥模式的玉米产量特性和生产效益,以期为优化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生产资源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施肥模式玉米产量特性及生产效益分析. 葛选良,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姜宇博,刘媛媛,郝玉波. 2017
[2]黑龙江省玉米施肥存在问题及建议. 吴建忠. 2018
[3]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黄宇翔. 2020
[4]浅析大豆栽培技术与生产效益提升. 刘显元. 2023
[5]一次性施氮对寒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子粒品质的调控及生产效益分析. 李波,陈喜昌,朴琳,张立国,张宇,李文华,钱春荣,邹德堂. 2022
[6]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 郑丹,迟凤琴. 2012
[7]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新品种耐密性初探. 姜宇博,王俊河,于洋,宫秀杰,郝玉波,李梁,葛选良,钱春荣. 2017
[8]精量穴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玉涛,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 2017
[9]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黑龙江玉米产量、效益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Liu Shuangquan,刘双全,李玉影,Li Yuying,Ji Jinghong,姬景红,Tong Yuxin,佟玉欣. 2016
[10]高纬寒地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崎峰. 2017
[11]黑龙江省玉米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研究. Li Yuying,李玉影,Liu Shuangquan. 2012
[12]高纬度半干旱地区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及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王俊河,刘玉涛,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高盼,赵蕾. 2017
[13]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研究. 隋冬华,唐贵,唐克. 2017
[14]吐丝期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刘玉涛,高盼,王宇先,杨慧莹,王俊河,樊景胜,王淑荣,武琳琳. 2017
[15]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吴瑶. 2019
[16]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钙土物理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王俊河. 2017
[17]掉苗数对小区产量变化的阈值分析. 于洋. 2019
[18]EM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 石奇海,徐永清,陈芾葳,冯艳忠,刘娣,李凤兰. 2020
[19]水稻不同施肥模式的效益研究. 赵宏亮,王秋菊,迟力勇,李明贤,王萍. 2009
[20]氮、磷胁迫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艳杰.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
-
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2)基因的克隆及抗旱性功能验证
作者:张艺腾;管清杰;于洋;郝玉波;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钱春荣
关键词: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干旱;转基因;烟草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
-
丰产抗病广适饲用大麦品种龙饲麦1号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尚佳薇;刘英;刁艳玲;孙丹;刘广阳;王月超;王秀君;刁鹤楠;于洋
关键词:饲用大麦;龙饲麦1号;栽培技术
-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林青樵;程萌;郝玉波;于洋;姜宇博;吕国依;焦峰;钱春荣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密度;光合特性
-
翻耕深度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作者:马军韬;张国民;王永力;邓凌韦;任洋;宫秀杰
关键词:翻耕深度;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生态防控
-
优质抗病粮用大麦新品种-龙紫裸1号
作者:刁艳玲;孙丹;尚佳薇;王秀君;刁鹤楠;于洋;刘文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