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鹅细小病毒NS1蛋白的表达及ELISA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Sun Minhua

作者: Sun Minhua 1 ; 孙敏华 1 ; 董嘉文 1 ; Dong Jiawen 1 ; Li Linlin 1 ; 李林林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公共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公共实验室

关键词: 番鸭;鹅细小病毒;NS1蛋白;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会议名称: 第25届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畜牧兽医学术与科技创新发展大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00000185-00000190

摘要: 为了监测番鸭群中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血清学状况,本研究表达了鹅细小病毒NS1蛋白,并建立了检测番鸭血清中鹅细小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PCR方法克隆了NS1基因,经亚克隆至pET32a表达载体,该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2kDa.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鹅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免疫的番鸭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随后,通过棋盘法确定了当纯化的NS1蛋白包被量为0.5μg/孔,待检血清1∶50稀释,HRP标记的兔抗鸭二抗1∶10000倍稀释时反应条件最佳.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阴阳性临界值判定标准为0.399.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番鸭细小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新城疫病毒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高,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养殖场中免疫过鹅细小病毒的番鸭血清样品88份,测得81份为阳性,阳性率为92%.该方法为鹅细小病毒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8.32:S855.3

  • 相关文献

[1]检测鸭坦布苏病毒NS1蛋白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 Sun Minhua,孙敏华,郭建伟,Guo Jianwei,Li Linlin. 2016

[2]鹅细小病毒NS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孙敏华,董嘉文,李林林,袁建丰,邝瑞欢,胡奇林,张建峰. 2014

[3]检测鸭坦布苏病毒NS1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 孙敏华,郭建伟,李林林,董嘉文,邝瑞欢,吴玄光,张建峰,胡奇林,张春红. 2017

[4]番鸭新病-花肝病的研究:Ⅰ.分离毒的致病必及感染途径试验. 吕殿红,张毓金. 2002

[5]番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屠宰性能影响的研究. 刘定发,柳小春,施启顺,申状明,蒋隽. 2002

[6]鹅细小病毒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尚毅,董嘉文,孙敏华,黄秋芳,吴玄光,胡奇林. 2011

[7]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广东株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季芳,张毓金,杨增岐,宋长绪. 2004

[8]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孙敏华,董嘉文,李林林,袁建丰,邝瑞欢,胡奇林. 2013

[9]柑橘黄龙病菌与柑橘根系关系研究进展. 雷梦英,杨贤智,黄少彬. 2018

[10]鸭α-干扰素的真核与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邹欢,刘宇,黄元,王晓虎,陈晶,张健騑,向华. 2014

[11]鸭坦布苏病毒JM株E蛋白的截断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Dong Jiawen,董嘉文,Li Linlin,李林林.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